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在AI时代的浪潮下,教育创新与变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如何将这一前沿技术切实有效地融入教育企业的运营中,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仍是众多教育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8月21日,由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WWEC教育者大会组委会主办,中欧教育行业校友共同推出的“中欧智慧|AI 时代,教育企业转型先行”主题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 AI 在教育企业中的应用落地与企业转型这一关键议题,汇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育行业的校友力量,邀请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教育科技领域有着卓越建树及AI教育应用上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杰出校友担任主讲嘉宾。论坛致力于推动教育理念革新,加速教育科技融合,为现场教育者提供前瞻性的视角和实证数据,助力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勾勒AI+教育未来图景。
论坛全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张维炯首先致开幕辞。张维炯回顾了中欧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并强调了AI与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为全天的论坛奠定积极基调。他指出,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教育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近几十年来,全世界的教育行业都出现了非常多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从本质来看,教育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运营效率低,资源分配不均。他表示,目前大数据、互联网、5G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解决教育和教育行业当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他强调,今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30周年,作为管理教育领域不断开拓的一所国际化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愿和全国教育行业的精英一起,研究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引领而改变,为中国的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张维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教育与生产力”做主题演讲。他分析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人工智能图谱与大语言模型图谱,并指出AI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模式,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同时也为新兴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他也警告说,人类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未来的工作环境要求人们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和跨学科知识背景。为了应对这个趋势,方跃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智能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成功的公司应该是那些能够有效地结合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企业。这要求我们学会与机器协作,而不是仅仅把它们看作竞争对手。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现有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以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企业自身也需要积极进行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与实践。未来,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也将持续加强相关研究的投入,期待能够为“人工智能+”提供学界智慧和业界经验,发挥人工智能在构建高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驱动和赋能作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决策科学教授、中欧AI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方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展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主题演讲。陈润生院士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如何改变科学研究和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他指出,大模型时代下,自然语言的处理、多模态的融合并且涉及影像学(Sora)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变革。同时,他还介绍了大模型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案例,特别提到了其团队正在开发的专业化大模型——“灵枢”。该模型旨在整合电子病历、医学影像、基因组学等多种数据源,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其团队试图开辟出一条既不完全依赖现有大模型、也不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新路径。面对“关于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智能的问题?”,他指出随着大模型规模的增长,会出现诸如涌现、顿悟和幻觉三种现象,这些现象预示着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具备超越人类的能力。而对于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我们需要以开放的态度来接纳和探索,以便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润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凌文教授围绕“可持续发展工程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展开演讲。谈及教育的本质,凌文院士强调了个性化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教育体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他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方式,使之更加适应个体需求。他分享了自己在工程领域的丰富经验,包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和获得国家表彰的经历,并强调了工程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中国需要加强特色工程教育,以实现从工程大国到工程强国的转变。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需要大量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环境问题能力的工程师,以应对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他强调了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介绍了中国成功获得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主办权的情况。通过建立国际化的平台,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师和工程领袖。他还倡导积极响应联合国SDGs,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和开展相关研究,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蒋昌俊围绕“计算的三脑”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剖析,首先他回顾了电脑智能的发展历程,指出电脑智能的核心优势在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可靠性,但在解决非线性复杂问题方面存在局限性。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数脑智能,指出其在智能推荐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然而,他也指出了数脑智能面临的挑战,如数据质量、模型可解释性、隐私保护等问题。他进一步阐述了人脑智能的独特之处,包括其在创造性思维和情感处理方面的优势。面对三脑各有优势,而我们怎么用好?蒋昌俊院士提出了利用三者进行交互增强、认知协同、情感识别和问题响应的方法。尽管智能的源头在于人类,但通过汇聚全人类的数据,机器智能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甚至汇聚人类的精华。他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仍将保持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蒋昌俊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通信网络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宋梁在大会上分享了关于网络化通用人工智能的思考。宋梁院士指出,当前正处于一个机器能力飞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通信技术和计算能力方面,过去四十年间取得了指数级的进步。他预测,随着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持续增长,未来的智能网络将更加实时且智能化。他提出了一种利用先进计算和网络技术支撑智能体网络,以在线提升各个智能体的智能水平,并通过交互形成机器自学能力的通用技术架构,并讨论了模型在自动驾驶、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同时他分享了复旦大学在智能汽车、卫星互联网、工业智能等领域的成功案例。他强调,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特定应用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要在通用领域实现全面超越人类智能还存在很多未知问题,且并非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最后他呼吁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致力于提升人类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通信网络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宋梁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教育行业高级总监徐晓的演讲主题为“AI时代的人才培养助力企业持续创新”。徐晓老师指出,生成式AI技术自2022年兴起以来,已经经历了从概念验证到实际应用的转变。2024年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正式步入生产应用阶段,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其融入日常运营之中。他列举了生成式AI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四大主要影响:改变了企业和客户的互动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数据分析能力;促进了创新活动。徐晓强调,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需要具备数据科学、机器学习、云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式AI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价值,包括洞察力、创造力以及与客户和员工之间的全新互动方式,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教育行业高级总监徐晓
下午场论坛精彩纷呈。昂立教育联席总裁吴竹平(中欧EMBA1999)致开幕词。他指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拥有超过3万名校友,已经形成中国内地商学院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校友网络,中欧校友活跃在各行各业,具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他指出,教育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AI+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他呼吁,教育行业从业者,应保持开放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拥抱AI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昂立教育联席总裁吴竹平(中欧EMBA1999)
微软中国-公共事业部资深数据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专家姚振宁(中欧MBA2020)分享了微软在过去两年中如何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行业的变革。姚振宁表示,微软在过去两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特别是在2022年底发布Azure OpenAI服务之后,微软一直致力于这一服务在中国市场的落地。为了探索大模型技术在不同行业的落地,微软将生产力工具、教育、医疗和游戏等方向作为重点关注的行业。最初许多客户对AI技术尚不熟悉,但在Chat GPT发布后,公众对AI的认识迅速提高。在教育领域,微软及其合作伙伴开发了一系列应用场景,包括AI智能导师、作文写作助手、个性化推荐系统等,这些技术正逐步改变着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展望未来,微软将继续扩大其AI集群的规模,致力于解决多模态等技术难题,开发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教育和其他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微软中国-公共事业部资深数据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专家姚振宁(中欧MBA2020)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数算电产业融合(庆阳)研究院首席架构师孙道军(中欧EMBA2002)在大会现场首次正式发布了《中欧校友教育行业协会教育创新案例征集和调研工作》报告书,该项目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案例征集和调研,挖掘和发现中欧校友在教育行业创新的智慧,目标就是为中国教育行业的创新贡献中欧的智慧。调研活动涵盖教育的主要目的、现状评价,以及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征集活动,能够发现那些取得显著成绩的创新实践案例。并在现场呼吁更多教育机构和企业加入这场教育创新的实践中来,共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数算电产业融合(庆阳)研究院首席架构师孙道军(中欧EMBA2002)
教育部规建中心原主任、中欧校友教育行业协会会长陈锋(中欧EMBA2009)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对未来教育的影响》的重要演讲。陈锋会长强调,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AI-R)的发展将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并呼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准备迎接这一全新的时代。他表示:“AI-R的关键不是赋能,是重构,向更高维度的跃迁。AI-R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社会一次重大的跃迁,它将重构整个教育体系。”陈锋会长还提出,2023年可视为人工智能元年,而2024年则是人形机器人的元年,标志着具身智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陈锋会长立足多个专业视角,对 AI-R 全球创新中心网络的规划愿景进行了清晰而精准的描绘,AI-R可能在未来20年替代90%现有的工作岗位,人形机器人将在2025年开始逐步进入商用并加速进化,具身智能将进入新物种大爆发阶段。谈及教育的结构性变革,陈锋会长提出了五个关键点:一是AI-R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科学家和工程师;二是未来20年将进入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剧烈变革期,需要建立相应的变革机制;三是教育应当回归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四是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在未来20年的社会剧变中,需要妥善处理大量社会成员的职业转型问题。最后陈会长呼吁教育界同仁共同努力,适应即将到来的时代变革,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为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教育部规建中心原主任、中欧校友教育行业协会会长陈锋(中欧EMBA2009)
新通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留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麻亚炜(中欧EMBA2004)分享了新通教育如何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以应对教育行业的变革。AI时代下,新通教育采取AI-Must策略而非AI-All In,将AI技术融入产品、服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打造顺应AI时代的团队与组织文化、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学习体验和服务以适应教育领域的深度变革。在具体实践中,新通教育专注于两个关键领域:一是利用AI提高现有业务效率,尤其是在留学咨询和出国考试准备方面;二是通过孵化新产品和服务来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开发了名为“躺着学”的英语学习平台,以AI自适应学习规划、AI互动课堂、数字人考官与数字人讲师、AI主观题个性化教学和批改、AI伴学助手等服务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雅思学习AI解决方案。她表示教育不仅仅是面对人的工作,它关乎情感、创新与被激励的部分,促使我们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有情怀的教育企业,新通教育将积极创新,持续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教育未来。
新通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国留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麻亚炜(中欧EMBA2004)
高途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罗斌(中欧EMBA2021)围绕《AI让学习更美好》展开主题演讲,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学习更加个性化和高效。在谈到教育产品的核心价值时,罗斌表示:“作为教培行业的产品,核心客户价值是人的变化,包括认知变化、情绪变化、结果变化、技能变化。”高途通过引入AI能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他表示下一代教育产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真正从以老师为中心,转换到以学生为中心,如何从提供优质的供给,切换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体验。高途将继续探索如何通过AI技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以实现“让学习更美好”的使命。
高途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罗斌(中欧EMBA2021)
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副总裁崔剑(中欧EMBA2019)的演讲主题是《AI助力教育教学希沃的思考与实践》,2023年希沃首创教育专用大模型——希沃教学大模型,通过融合教育硬件,应用软件及基座平台,参与到教、学、评、辅等多个环节,逐步实现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全流程。当前,希沃教学大模型已在国内多所学校的课堂场景实现常态化应用,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赋能超过5万节课,实现了课堂教学场景中的教育新突破,助力教师成长,提升教学教研质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另外,希沃打造了超百万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沃学苑,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成长空间,专注于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在赋能教育内容创新上,希沃白板作为一款专门为老师们设计的互动教学工具,专注为老师们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教研工具和内容服务。崔剑总结道:“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模式变革的时代,未来将是教师、学生与机器共同协作的新形态。”
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副总裁崔剑(中欧EMBA2019)
北京创世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特范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电森(中欧EMBA2019)一直致力于运用科技手段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赋能。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正迎来一个利用先进技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新时代。李电森强调,近30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下滑趋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面临着师资短缺等挑战。对此,他提出了AI+体育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平台,全区域赋能实现行政管理、考核评价、教学辅助和家长服务;自主研发的2000多节智慧体育课程,搭配智能穿戴设备以及30多项AI的体测和体考设备,打造学、练、赛、评一体化体育课堂,以及结合运动科学、医学模型和专家标注,通过个性化干预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训练系统。他相信,通过科技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帮助全国的青少年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育要求。
北京创世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特范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电森(中欧EMBA2019)
太加海外集团总裁、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因私出入境行业协会副会长朱望平(中欧EMBA2022)拥有二十八年的移民行业经验,在移民项目开发、移民风险把控等方面有独特建树,积累了大量案件和实战经验。他围绕“新时代下的教育品牌出海及家庭顶层设计”做精彩分享。他指出,教育品牌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深入洞察国际市场的多元需求和发展趋势,精准定位并凸显自身的品牌特色,持续优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同时积极拓展国际的合作交流渠道。在分享教育国际化和升学考试六赛道时,他着重强调,家庭应当依据孩子的个性特质、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精心制定长远且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注重培养其多元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夯实基础。
太加海外集团总裁、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因私出入境行业协会副会长朱望平(中欧EMBA2022)
魔学院联合创始人、院长熊二博士(中欧EMBA2022)分享了他对AI技术在职场教育中应用的深刻见解。他回顾了自己在AI领域的丰富经历,从早期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教导机器识别和定位物体,到如今专注于指导企业和个人的学习与发展。他指出,在职场教育中,AI的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包括智能答疑、知识库构建、课程内容生成以及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方面。他还提到AI在促进“知行合一”方面的潜在作用,如通过智能陪练帮助销售人员练习话术。熊二博士总结道:AI的应用并不追求完美无缺,只要能解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最后,他表示期待更多企业能够采用AI技术,共同推动职场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魔学院联合创始人、院长熊二博士(中欧EMBA2022)
TeamBay和VidaBay交互屏品牌公司CEO、中欧校友上海闵松分会执行会长祁争晖(中欧EMBA2012)发表了《AI 新设备和Agent在居家教育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他展示了移动智慧屏从原来的娱乐,到面对教育,到接下来与AI的结合,一代代产品发展的变化。AI时代下,移动智慧屏可以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不仅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更以其强大的AI功能成为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好伙伴,让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画画、做音乐,甚至一起探索科学知识,这些美好的时光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祁争晖还展示了针对14岁以下儿童设计的教育应用,这些应用能够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计划和反馈,帮助孩子在感兴趣的领域取得进步。他说:“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移动智慧屏就像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魔法盒子,让孩子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乐趣。”
TeamBay和VidaBay交互屏品牌公司CEO、中欧校友上海闵松分会执行会长祁争晖(中欧EMBA2012)
本次论坛上午场有教育部规建中心国育世纪董事总经理、白丁智库创始人郑德林(中欧EMBA2012)主持,下午场由北京特范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赵丹(中欧HEMBA2018/AMP33)主持。
上午场主持人 下午场主持人
本次大会意义非凡,成果丰硕。不仅为与会的各位教育行业从业者带来了前沿的信息和深刻的洞察,还为所有参会者搭建了无比宝贵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彰显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领域的学术引领优势,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与广泛应用贡献了卓越的智慧与强大的力量。未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期待持续携手教育行业有识之士,共同深入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无限可能,驱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智能、更加可持续的光明未来奋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