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谷歌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渐停止支持跨网站追踪用户的第三方cookies。这项计划被命名为“隐私沙盒”(Privacy Sandbox)。在另外两大浏览器Mozilla的火狐和苹果的Safari推出这项举措之后,谷歌的加入将彻底改变数字广告行业。
墨尔本大学商学院教授Nico Neumann 认为,这是一次必要的系统清理——不仅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保护隐私,也对广告营销有益。
数字营销归因本就问题重重
第三方cookie的消失将会使原本依靠浏览和多点接触的归因模型变得毫无用处。然而数字营销归因模型一直以来都有种种问题。
首先,预测模型的强项从来都不是因果归因,而是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归纳相关性。稳定的因果归因面对很多现实因素和限制。
第二,归因模型经常只关注数字营销渠道,忽视线下渠道等其他因素。比如,很多品牌都会经历一个电视广告播出后网页浏览与搜索流量的暴增。但如果这个电视渠道没有被数字营销的归因模型考虑在内,搜索渠道可能就占了归因的大头,即使它只是传导了电视广告带来的流量,而非流量增加的原因。
所以,与其用归因模型,倒不如增量研究,测试(比如A/B testing)和问卷调查更靠谱。营销组合模型也有一定价值。虽然说营销组合模型也是一种预测模型——所以也很难建立因果关系,但它运用各个渠道(不仅仅是数字营销)的整合数据,并且它关注的是宏观的、长期的品牌效应,而不是短期销售变化。
许多公司依靠第三方数据来生成用于定位广告的用户组,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广告支出更加精确。但使用广告科技本身的成本就很高,其效果却像黑箱,难以判辨真正的投入产出比。MarketingScience曾经发布一篇论文,调研了来自19家数据公司的90个常用的定位广告用户组,发现许多质量低下,对于帮助广告主做定位广告价值不高。
相比于第三方数据,广告主的一手数据,和直接从其他出版商获取的一手数据(第二方数据)、以及内容广告定位(基于用户在网站浏览行为前后关联的定位方法)更加精确,将带来更大的营销回报。
零售和出版大厂重掌主动权
广告主对出版商第一手数据的需求将变大,让大出版商和零售平台有更大的影响力。科技和媒体平台,比如Facebook, Google, Amazon, Disney, Walmart, AT&T, Comcast,News Corp,有足够大的用户体量来构建系统内部的客户定位的储蓄池。
原本市场上很多零散的广告科技供应商将面临很大挑战,因为它们的商业模式是“不生产数据,只做数据的搬运工”。例如Criteo,在谷歌宣布取消cookie后股价大跌。市场力量将不可避免地聚拢于巨头们,就像20世纪本地零售店被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所取代一样。规模经济对数据业务也适用,其普适性甚至大于传统行业。规模经济的后果是消费者数据聚集在少数巨头手中,消费者能够集中处理和改变其隐私保护的授权,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
流量购买更直接,广告代理公司作用减小
有些广告代理公司认为自己可以从cookie消失后的混乱中获利。确实,广告代理公司在短期内能对市场变动做出快速反应,比如马上建一个新团队操作新的广告平台,并通过在新平台上服务多个甲方来迅速积累经验。这种情况发生过很多次,比如搜索、程序化交易、以及亚马逊广告生态兴起时,乙方们都会快速整合新的服务去服务甲方广告主。
但是,当广告科技市场上的玩家渐渐减少并聚拢,代理商赖以生存的零碎和复杂的市场状态就不复存在。大客户能够直接与大广告卖家交易,不再需要代理商从中衔接。任何一个有信用卡的个人都可以在Facebook和Google上买广告——这些流量巨头占据了大多数广告流量入口,并配有便捷的自动化服务平台。其它一些流量巨头(如迪士尼、亚马逊等)也是如此,不再需要代理商的参与。
这种趋势对于甲方来说是有利的,可以减少购买流量的开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大广告平台也会在经历了诸如程序化广告1.0时代的混乱后,将购买广告的流程更加自动化、“傻瓜化”,提高其性价比,更好地为广告主服务。
回归初心:广告的核心是内容创意
目前的第三方广告科技系统有很多问题,比如广告欺诈、广告存货的隐藏费用和冗长供应链等。虽然这套系统看似能利用高科技获客,但如果将所有的中间环节和最终效果相比较,可能其结果并不如想象中成功。放眼营销完整图景,定位广告也只是帮助企业增长的众多营销工具产品和渠道之一。
摆脱第三方数据,广告业将重新聚焦于内容创意而非目标受众,流量直接购买不需要依赖中间商。用户和企业也不需要担心信息泄露问题。广告将回归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