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热山丘并不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大品牌”,而是一个小而美的品牌。在沟通策略上,作为品牌管理者,我要很清楚地知道品牌要对谁说话,然后找到对的人帮品牌说话。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最正确的地方深耕。”
此前,胖鲸曾对微热山丘的品牌营销策略做出深度解析(点击查看《微热山丘,以体验营销成就独特品牌印记》),“不爱广告、不做分销”的微热山丘,凭借其富有魅力的品牌文化、返璞归真的天然产品、淳朴温暖的待客之道、及追求极致的品牌体验店,在短短7年的时间内,成为台湾最大的凤梨酥品牌之一。
然而,正如上文中所述,微热山丘的成功背后,有着台湾商业环境的特殊性——在市场规模较小的台湾市场,确实可以依靠体验与口碑打开市场。要在更庞大细分,竞争也更激烈的大陆市场脱颖而出,微热山丘也需要应地制宜地做出调整,而不能仅仅期望依靠一家门店造就的口碑就形成品牌影响力。
在运营两年之际,上海外滩源体验店于2月21日正式闭幕。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此前与天猫合作的20万颗凤梨酥免费试吃活动收效如何?电商对微热山丘的作用又是什么?暂时缺失线下体验店的微热山丘,要如何在大陆市场建立品牌?品牌标志性的“奉茶文化”与微热的“人情味”又要如何传递?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胖鲸找到了微热山丘的大陆市场负责人Nelly张慈莹。
本文将解答以下核心问题:
- 为何会关闭线下体验店?微热山丘在大陆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 微热山丘的应对之道是什么?未来的布局规划与具体举措是怎样的?
- 与天猫合作的电商实践经验是什么?电商平台与线下体验店分别承担怎样的角色?
- “不做广告”的微热山丘,要如何在大陆市场建立品牌?社会化媒体对品牌而言意味着什么?
- 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微热山丘将灵活调整的是什么?坚守不变的又是什么?
外滩源体验店开业至今已2年多,微热山丘在大陆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何?
微热山丘在外滩源的体验店,是我们在大陆市场的第一家门店。就消费者体验与口碑评价、以及回购率来说,都很好。但是当我们评估这家门店的生产力时,依然发现它遇到了瓶颈。
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选址。外滩源其实算是观光区,不是在日常的生活圈里面,人流量比较稀少,尤其工作日。我经常听到客人反映说:“过来很麻烦”。这意味着消费者只会来一次感受一下就好了,但并不会增加粘着力与日常购买次数。当他已经了解这个品牌后,以后的购买行为其实主要是寻求“便利性”。
这家门店其实很棒,我自己都很喜欢,但是当产值碰到瓶颈,没办法再去提升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对策。因此我们在今年2月底,暂时关闭外滩源的这家体验店,去做一些选址上的新尝试。
关闭外滩源体验店后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具体会做哪些尝试?
虽然外滩源体验店的营业要暂时结束,但我们并没有放弃要再开一家这样的体验店。对我们来说,接下来会是过渡期间,微热山丘依然在寻找下一个更好的体验店的位置与经营模式。首先,要先对通路策略做出调整,实验是不是选址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大。
所以下一步会先进入一些成熟的商圈,让销售网络在市场上能见度变得更高。会以相对轻量化的方式去尝试,而不是体验店。如果问题确实出在选址,就可以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找寻下一个品牌体验店的店址。
具体来说,第一个是和芮欧百货的合作,会在一楼推出快闪概念店,为期半年多。虽然空间不大,但我们依然尝试着保留品牌沟通的关键性元素。选择芮欧百货,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在的静安商圈,适合我们尝试选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自身的定位与目标人群,与微热山丘非常吻合。微热山丘是一个比较安静、沉稳的品牌,如果去一个太喧闹太有活力的商场,也会担心品牌会被环境淹没掉。
另外是和浦东City Super超市的合作,这个会相对简单一些,完全出于满足消费者便利性的考虑。但并不是代销,而是会有一个品牌专属的空间,会有我们自己的促销员。对微热山丘来说,这是一个更大胆的尝试,但我觉得客群是对的,因为City Super作为进口超市,它的客群是高端客户。
如果City Super合作顺利的话,未来会谈长期合作。接下来City Super所属的太古集团在南京西路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店,到时候可能会以形象柜的方式进驻。这些渠道的转型对我们来说都是实验。
大陆市场很大,有很多机会让我们去实验。做品牌的人要先(对自身的问题)做一些梳理,再挑出影响因素比较大的层面,去做一些实验看看。
在大陆市场,要有实验精神,要花些钱去累积学习经验。如果有想法就小规模去试,一定要有可以面对和检讨的心态,既然着眼于大市场,就要去实验,就算失败了也只是一个小失败。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过程。
我们确实在寻求商业成长与转型的过程中。但同时,我们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而不会去做一些偏离品牌与目标人群的事情。这段时间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如何透过线下实体(即使不是门店,而是快闪店)去持续传递品牌价值、持续做教育;二是进去的渠道一定是符合微热山丘的目标客群。
微热山丘标志性的“奉茶文化”,是否会被保留?又要如何在小空间内实现?
我们知道“奉茶文化”的存在的价值很高,所以我们会把整个快闪店中最焦点的空间,当成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在客人不多的时候,我们很欢迎客人做下来聊聊天,我们会摆几张高脚桌,可以泡茶给他喝。
因为空间限制,没办法像体验店一样,让每一位客人都能坐下来,悠闲地喝一杯茶吃一颗凤梨酥。但依然希望让大家感觉到门市人员传达出来的人情味是不变的,希望让“奉茶文化”成为一种意向式的存在。
奉茶文化对于台湾人来讲,后面讲的是人情味,是对客人的关怀、尊重、善待,而不仅仅是有没有吃到凤梨酥喝到茶的形式。这背后的情感因素,如果门市人员可以把它表现得很好的话,依然可以将微热山丘的品牌理念传递出来。人对微热山丘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空间只是加分,不能本末倒置。
与天猫合作的20万颗凤梨酥免费试吃活动,实际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分享?
当时在天猫上造成抢购,连天猫的人也很讶异。只要微热山丘的活动一出来,2个小时内1万个就会送完,流量就会暴增。天猫的活动,让我意识到微热山丘的知名度还是挺高的,否则不会造成抢购。
但就效果来说并不理想,回购比例不到10%。通过后期的调研发现,大多数消费者的反馈只是好吃,但是因为以前没吃过其它品牌的凤梨酥,没有比较基础,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这一颗凤梨酥有多么让人感动;同时,因为缺少了体验互动,微热山丘的品牌文化与理念,也没有被消费者感知到。
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两点体会。一是当我们配合天猫做大规模试吃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锁定目标消费者,大部分资源投入到了非目标消费群,所以回报率当然不高。二是如果只是单纯商品的试吃,它缺少了一点体验,效果也不会好。未来在思考营销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把这次的经验带进去,做得更细致一些。
对微热山丘来说,电商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与线下门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对微热山丘来说,不能没有线下体验。因为微热山丘是一个讲风格、态度的品牌,如果只是透过屏幕,很多人情味的东西是没办法传递的。在未来依然需要有一家体验店,才能完完整整去传递品牌的价值。
而电商对微热山丘来说,是给消费者便利的购买渠道。我们希望有一个线下体验店去教育消费者懂得这个品牌、传递品牌体验,让消费者带着这份对品牌的认同,到线上去寻找一种更便利的购物方式。
我 觉得大陆的电商发展应该算是全世界最快的,它让我们的生活速度变得好快。但回到人的本性,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就像我不相信电商会取代线下一样。因为人 要靠五感生活、靠情感的交流,不能光靠屏幕。当太多人的生活只剩下电脑、手机的时候,那种最原始的情感上互动的渴望会更明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仍然相信微热山丘的品牌精神和价值,依然可以在这里茁壮发展。因为我们崇尚的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层面,它被沿用到做那一块凤梨酥时的态度。
微热山丘在进入大陆市场时,还面临着哪些挑战?
所有观光客去台湾,一定会买凤梨酥,而且很容易想到微热山丘。但当微热山丘进入海外市场时,凤梨酥的观光价值就会被削弱。面对这个挑战,我们会采取商品多元化的策略,让消费者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
今年一季度,会开始在电商平台上卖一些奉茶时使用的台湾乌龙茶,让体验后感兴趣的消费者回家也可以品尝。4月开始,会卖一些制作甜品的原料,比如凤梨果酱、糖、蜂蜜等。我们在选材上是很用心的,这些原物料是很棒的。所以也希望把它推荐给消费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消费者的生活可以有更大的接触面。同时,当我把原材料拉出来作为商品化,同时也是在传递,我们使用的原料是非常透明、令人安心的,这在某个程度上也是一种消费者教育。
微热山丘在创立的过程中,是先有了“微热山丘”这个品牌名以及它所代表的生活形态,再决定具体要做什么产品的。这也给我们一条比较宽的路,也就是说微热山丘其实不等于凤梨酥,品牌的精神其实是在商品之上的,只要未来研发出的所有产品,都带有这个品牌的精神和价值,它就可以变成微热山丘的商品。
微热山丘接下来在营销传播方面,会有哪些策略方向?还是坚持口碑营销吗?
微热山丘不会去做传统意义上的“广告”,这与品牌定位有关。微热山丘的策略并不是要增加消费者对品牌logo的辨识度。这也是我们当初为什么选择体验营销,作为品牌发展的重要模型。体验肯定不可能通过短短几十秒的广告讲清楚,一定要是有深度的互动过程,有起承转合。
同时,对微热山丘来说,口碑和分享是最重要的。现在靠口碑传出去的都是体验的部分,都是一种经验。所以我们非常看重社会化媒体。
接下来也会和一些特定渠道内的意见领袖合作,比如说私厨。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很高,讲究美食,往往是用最好的原料、推荐最好吃的东西。他们所吸引的精准人群,与微热山丘的吻合度非常高,可以成为品牌很好的传播媒介。对于微热山丘这样一个重视口碑传播的品牌来说,这也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
微热山丘并不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大品牌”,而是一个小而美的品牌。在沟通策略上,作为品牌管理者,我要很清楚地知道品牌要对谁说话,然后找到对的人帮品牌说话。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最正确的地方深耕。
胖鲸洞察:
这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大品牌成功故事,但却是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真实品牌实践反思——来自台湾的慢品牌微热山丘,如何调整其市场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传播策略),以适应更复杂多变的大陆市场。
不少品牌,都会面临进入一个新市场时的试水期。无论是一个全球化品牌进入新的国家市场,还是一线城市品牌进入二三线市场,市场环境的改变都要求品牌有本土化调整的灵活性与反应速度。
但与此同时,作为品牌管理者不可忽视的是,在调整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对品牌自身资产的深刻理解,不轻易改变品牌的本质性价值(如品牌精髓、品牌文化与理念等),因为这才是品牌的灵魂所在,也是品牌得以被消费者所钟爱的立根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