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逻辑思维下一步要着重探索,但是会非常挨骂的领域是_______”
张佳伟:“如何有效控制另一半买买买?_______”
你觉得这些信息值多少钱?信息的发布者会为自己的“技能”定价,你付钱后觉得值,钱就给他,若不值,据说是给知乎员工买衬衫。这便是知乎试水的新产品「值乎」了。比起在行的约见,「值乎」似乎是在用更轻量化,便捷化的方式让平凡的,不平凡的,自命不凡的人类分享自己的新知或独门技能。「值乎」在内测期间最火的信息是某经纪人曝出的出生于海淀区的 L 姓当红小鲜肉的微信号,一天净入 13146 元。产品本身的确也在特定圈层引起了刷屏现象。
消费者自发的刷屏分享,这大概是每个品牌主都梦寐以求的景象吧。消费者越来越聪明,对品牌直接制造的内容越来越免疫。与品牌自high对应的是用户的无视。腾讯《移动页面用户行为报告》中披露H5页面的分享率平均值为3.93%,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个现状。如何让用户心甘情愿产生内容,分享传播内容,这背后的心理学社会学逻辑恐怕是品牌主们都在琢磨的问题。传统品牌的确在做努力,也有了些不错的尝试,比如一心堂本铺的二次元面膜,百事可乐猴脸包装等。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互联网公司拥有从产品设计层面就考虑到产品自身能够带来的传播力和用户分享动机的优良习惯。那么,我们能从「值乎」上获得什么启示呢?
1. 消费者为什么要为品牌,产品产生内容?为何要分享?
「值乎」很清晰的明了给出了自己的立场 ―― “不白白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可大可小。能够有一个正当合理的理由和方式分享出来,何乐而不为?而第一步发布在朋友圈,即便不为金钱利益,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设置几块钱的门槛,竟然也成了和朋友圈好友互动的一个介质,毕竟,随机红包也是差不多的加码。你来我往,既增进了友谊,好友说不定还真的获得一份新知,而分享经验的人也默默的收获了肯定。这便是价值,价值带来动机。
2. 如何以及在哪里产生内容更合理?
「值乎」还是选择了微信和朋友圈这个渠道,这很合理。关注知乎的微信公众账号,回复「值乎」两个字(或右下角的菜单栏),就能玩。这样一个需要朋友圈氛围的、碎片的、无固定规律的、暂时尝试性的分享,如果还需要打开一个app或是跳转另一个网页,用户内心会拒绝的。
分享至朋友圈并不是故事的完结,强关系玩好,弱关系上场。作为互联网平台,用户的技能也有机会突破现有朋友圈到达更广阔的人群,而这一切,目前也是通过知乎微信内容聚合来实现。这无形之中,又加强了用户产生和分享内容的动机。
胖鲸智库收录的基于微信和朋友圈交互的案例中,碧浪洗衣凝珠的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4 年8 月底,碧浪洗衣凝珠准备了20 万颗免费洗衣凝珠发放给目标受众做产品试用。碧浪品牌选择了微信平台的HTML5 页面活动作为试用发放平台。通过简单、灵活且具有社交性的游戏机制,充分利用微信好友间的强关系链,最大程度的引导目标受众参与活动。活动上线之后,20 万颗洗衣凝珠产品在58 小时内被“一抢而空”。一共有超过34 万消费者与品牌进行了深度互动,20 万消费者分享了活动页面到朋友圈和朋友群,最终创造了超过200 万次的互动。
在「值乎」里,知乎CEO周源的一个设问是: “知乎商业化的秘密是_______,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大概「值乎」就是答案了吧,毕竟号称“码上有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