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附报告下载】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
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数字技术助推经济社会转型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99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2.7%。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手机网民占比达96.3%,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强化
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上半年,各类手机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上升,场景更加丰富。其中,手机外卖应用增长最为迅速,用户规模达到2.74亿,较2016年底增长41.4%;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线下场景使用特点突出,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城乡网民在支付、交易、外卖等APP的使用率方面差异较大
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 26.7%,规模为 2.01 亿;城镇网民占比73.3%,规模为 5.50 亿。普及接入层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 34.0%,但低于城镇 35.4 个百分点;互联网应用层面,城乡网民在即时通信使用率方面差异最小,在 2 个百分点左右,但商务交易类、支付、新闻资讯等应用使用率方面差异较大,其中网上外卖使用率差异最大,为 26.8%。农村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潜力依然较大。
商务交易类应用保持高速增长,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
2017年上半年,商务交易类应用持续高速增长,网络购物、网上外卖和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增长10.2%、41.6%和11.5%。网络购物市场消费升级特征进一步显现,用户偏好逐步向品质、智能、新品类消费转移。同时,线上线下融合向数据、技术、场景等领域深入扩展,各平台积累的庞大用户数据资源进一步得到重视。
典型社交应用不同的使用频率
截至 2017 年 6 月,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社交应用均属于综合类社交应用。微信朋友圈、QQ 空间作为即时通信工具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用户使用率分别为 84.3% 和 65.8%;得益于名人明星、网红及媒体内容生态的建立与不断强化,以及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上的深入布局,用户使用率持续回升,达 38.7%。垂直类社交应用中,豆瓣作为兴趣社交应用的代表,用户使用率为 8.6%。
在线教育、网约车服务规模保持增长,共享单车丰富出行方式
截至2017年6月,公共服务类各细分领域应用用户规模均有所增长。其中,在线教育、网约出租车、网约专车或快车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4亿、2.78亿和2.17亿。在线教育市场迅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网约车市场经历资本驱动的急速扩张阶段,进入规范化发展道路。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1.06亿,丰富市民出行方式,技术与资本推动行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