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选择最终将会颠覆生产关系
“艺术家从不贫穷”是电影《巴贝特之宴》里的经典台词。而当前,让创作者有更好的收入,成为社交平台“拉人头”的重点。
有消息称,一些头部UP主正在脱离B站,专为抖音打造内容。胖鲸注意到,这其实是抖音精选希望向外界营造的幻象。之所以用幻象,是因为它亦真亦假。
与此同时,你也会看到库克的中国之行,几乎被知名科技UP主“承包”了。联想到此前联合利华要提升KOL投入的决策,可以想见,KOL合作已经引起品牌最高决策层的注意。
可是天下KOL千千万,哪些是真正对品牌有价值的呢?要盲目投入之前,品牌不妨先了解创作者生态圈发生了什么变化。抖音为何要培育中长视频KOL?B站可以被复制吗?抖音精选会改变中长视频的生态吗?本文将逐一回答这些问题。
电商TOP3,抖音的短板在哪里?
2024年,抖音电商GMV超越京东,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与此同时,抖音也在进行一场自我裂变,拆分出抖音精选、抖音搜索、抖音商城、红果短剧几个独立APP,抖音精选无疑是冲着中长视频的方向发展的。
胖鲸分析认为,抖音做中长视频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短视频用户增长见顶。
短视频用户在2024年出现了首次下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短视频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短视频蓝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数为10.50亿,较2023年12月减少300万;用户使用率也从96.40%回落至95.50%。

《中国短视频发展研究报告(2024)》截图
二、缓解监管压力,治理短视频居于“统治地位”后带来的生态危害。
2024年年初,国家广电智库的一篇署名文章写道:“在短视频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单从内容质量上看,整体质量水平不高,现象级的优秀精品短视频作品偏少。不少作品不同程度存在导向不正、内容不实、格调不高等问题,有些甚至热衷于以低俗、猎奇、搞怪、摆烂等内容博取用户眼球,污染社会风气……”
这些批评严厉且真实。过去一年间,抖音站内抖音精选的份量明显提升,年底发布的短视频蓝皮书,用词已经转为温和。
短视频蓝皮书在趋势展望中提到,(短视频行业)内容专业化、精品化将进一步提升,“随着短视频公共媒体属性和视听节目特征日益凸显,主管部门将不断加大对短视频的扶持引导和推优展播,推动短视频精品内容创作。同时,主流媒体全面入局短视频,进一步驱动短视频向主流化、专业化、价值化转型升级。”
监管层面的引导,让内容精品化成为一道必答题,高质量的中长视频能有效弥合这一缝隙。
三、以长补短,走量不可持续,走心寻求共生。
中长视频,是抖音电商持续扩容的一种解药。
在近期举办的2025克劳锐第9届新媒体生态大会(以下简称克劳锐大会)上,抖音电商作者引入负责人马寅指出,现在很多直播间越来越生活化、舞台化、综艺化甚至娱乐化,内容形式更丰富,很多用户在直播间下单,不单纯由消费需求驱动,很多是满足了用户的情绪价值。
“越来越多的百花争艳的直播、叫好又叫座的直播,同时大家可能看的不只是GMV,可能往后直播间的停留越来越长、粉丝越涨越快,带来了更多的额外价值。”马寅说道。
从强调GMV到凸显时长,从带货到额外价值,抖音电商一方面在强调店播的能力,一方面在放大主播在品牌传播方面的价值,以口播切片代替带货佣金。转换到品牌视角去看,投入店播确实有利于企业强化自身电商能力,但又何尝不是一种需求不足的风险转嫁。
“我有时候打开某些App全是卖货的,会特别生气,因为(推送的商品)我已经买过了。”这是克劳锐总经理张宇彤的一种切身体会,也是亿万用户的真实困扰。
抖音电商很多情况下是什么东西好卖就卖什么,存在品类即增长、品类即品牌的现象,给了白牌、灵活度高的品牌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冲锋衣、防晒喷雾、发膜、一次性用品、美妆工具、水晶手串……爆品打了一轮又一轮,然后呢?但难道所有的品牌都要去卷同样的赛道?“追风口”似贡献内容和流量真的有利于生意的长久发展吗?
品牌的生意逻辑显然不是这样的,平台和品牌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张宇彤指出,随着AI和算法的发展,内容需求可能未来有一部分能够回归到用户手里,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思考如何去把内容做好找到核心用户,对于平台来说,也面临着现有产品以及工具的调整。
长期以来,“低质量粉丝变现能力强”是短视频领域盛行的说法,但短视频的生命力是难以经受拷问的,不仅体现为内容套路化、同质化现象严重,也表现为创作者与粉丝的情感距离较远,难以实现长红。
中长视频对短视频平台的意义,除了能有效“水”用户时长,对用户心理预期的管理以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也意义深远。
B站的盲区:看得见的繁花,看不见的败叶
在商业化方面,培养具有中长视频消费习惯的用户,平台更易于从原先的“效果广告+直播”之外,探索知识付费及会员收益、软性内容植入、精品内容冠名等精品化内容的变现路径。
B站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根据B站最新财报,2024年B站全年总营收达26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并在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广告是B站仅次于增值服务的第二大收入,全年收入为81.9亿元,同比增长24%,合作品牌数量增长30%,游戏、数码家电、电商、网络服务、汽车为前五行业客户。

哔哩哔哩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构成
如陈睿所述,优质内容是社区生态繁荣和商业收入增长的源动力。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是平台生态繁荣的基石,而创作者和用户的多元互动促进了商业收入的增长,商业化的成功则进一步反哺创作者持续不断地创作好内容。
有几个数据可以印证这种动态循环。一方面,B站流量稳定且互动性强,第四季度日活达到1.03亿,日均视频播放量达到48亿次,而月均互动数达到155亿次。另一方面,创作者数量庞大且黏性高,2024年B 站“百大UP主”中近 90% 持续更新超 5 年,全站持续投稿超过五年的创作者超过200万。
繁荣的另一面,是大量创作者收入在“温饱线”之下。长期以来,B站就因其变现能力弱而被诟病为“为爱发电”。
胖鲸注意到,B站为创作者提供包括商单、悬赏带货、直播打赏、充电分成、课堂、工房、签约等收入方式,但商单大多向特定行业靠拢,如上文提到的游戏、数码家电、电商、网络服务、汽车领域,课堂、工房主要面向专业创作者,以致很多创作者收益极不稳定,甚至无法支撑频道更新。
尽管B站从未承认有所谓的UP主停更潮,但降低产出频次甚至停更的UP主大有人在,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上演一次。
B站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24年在充电付费和基础激励上有所投入。
木鱼水心就在2024年3月发布了一条露脸视频,称团队一年只接了一个视频商单和四条动态推广,收入不足以支持频道运营,宣布入局充电付费赛道。差不多同一时间,B站主题是“视频创作基础激励”,重点关注近半年月均平台收入不足5000元的UP主。
但依然有许多“光照不到的地方”,抖音精选在2024年完成了多次偷袭。
胖鲸检索发现,确实有部分原先在B站等平台更新的创作者,过去一年在B站没有更新内容,成为抖音独家签约创作者。
米三汉就是2024年上半年“抖音涨粉最快”的创作者之一。2024年6月,米三汉在抖音上传了《一口气看完红楼梦》内容,时长超过450分钟,在平台的助推下,这支视频很快实现了亿级的播放量。目前,米三汉在抖音的粉丝量超过513万。

@米三汉抖音截图
在成为抖音精选创作者之前,米三汉在B站辛勤耕耘了两年,并积累了30多万粉丝。2024年7月,米三汉在B站发布了“山水无期,相逢有时;万事难忘,惟是轻别;对不起大家”的动态,算是对粉丝的正式告别。
除了米三汉这样解读经典的创作者,抖音精选还在人文社科、科普科技、财经、美食、旅行、时尚、潮流运动、传统文化、音乐、艺术等领域,培育了相当数量的创作者。
李子柒属于传统文化这一类。2024年11月,李子柒回归当天,抖音提供单独的“banner推荐”,同时在抖音精选上线了专题页面,通过让优质内容被看见的分发逻辑,实现账号三天涨粉900万。

@李子柒 回归作品截图
年底,借助与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深度合作,抖音精选促成毕导参与诺奖发布会,产出抖音精选独家内容,也圆了创作者十年科学追光梦。
在此基础上,抖音精选还通过版权合作和自制内容,重点打造了纪录片频道,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抖音精选试图在抖音里复刻一个B站。
没有第二个李子柒,要“长”成自己
抖音精选能复刻成功吗?
在字节生态中,脱胎于今日头条的西瓜视频曾试图占领中视频的生态位,但如今局面正好说明,没有持续的输血,中长视频成不了。
2020年,西瓜视频曾花重金从B站挖来巫师财经等创作者,巫师财经也在B站停更了两年。2021年,西瓜与头条等业务并入抖音,并在这一年推出了“中视频伙伴计划”。2024年,“中视频伙伴计划”折戟,被“抖音创作者伙伴计划”“头条视频创作收益”取代,西瓜在集团内部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中视频伙伴计划”文件截图
创作者也在见风使舵。巫师财经于2022年8月17日回归B站,一期四个多小时的《网红与资本简史》,当周入选B站「每周必看」。此后,巫师财经维持着多平台更新的状态。
在西瓜视频,巫师财经当前的粉丝量为633万,最近一条内容动态为2024年6月8日发布的,播放量为3.7万次,已经属于停滞状态。对应的在B站,巫师财经当前粉丝量为348.4万,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内容播放量为30万。在抖音,巫师财经保持着更高频的更新节奏,产出更短的内容。
抖音精选正在重走西瓜视频走过的路,且时长和类型在进一步拓宽。抖音精选由“青桃”改名而来,改名也说明了中长视频业务无法脱离抖音,必须借助抖音的影响力来拓展新业务。
据抖音运营行业营销负责人曹锐在克劳锐大会上介绍,抖音精选有抖音APP和抖音精选APP双端入口,推出了《抖音精选计划》、精品创作课程等,为创作者提供专项扶持与方法指导。目前有超过150万条作品享受到抖音精选计划激励,人均通过该计划单月提升收益50%。

抖音精选纪录片页面截图
直观地看,抖音精选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相对B站超过200万的稳定创作者而言,150万条作品还是非常小的数目;相对红果免费短剧1.58亿的月活用户规模,抖音精选的千万级月活还属于排不上号级别,这也系抖音精选缺乏站外推广所致。
中长视频的竞争终局是怎样的?从创作者的生存处境去看,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平台发展,并在适合自己的平台深耕,应当是一个基本共识。
胖鲸在克劳锐大会接触了一些创作者。在回答“如何跟平台规则还有用户需求博弈,如何保持自己的创作节奏?”一问时,米三汉说道:“我所理解的规则,是创作者给自己设置的天花板,这个人说这样做流量会更好,那样做流量会更好,这样做的人多了以后就好像成了规则,但是创作者最开始都是最自然的表达、最真情的流露。创作者还是要不断回想下当初创作的发心,才不会被规则所束缚。”
如他所说,中长视频需要表达欲,需要真情流露。因此,成为中长视频的创作者,并不存在短视频领域所谓的赛道选择,而是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而真正获得用户认可的创作者,往往都是求精、求实。
对于创作的心法,米三汉的经验是长要长得理所应当。他创作视频文案的方式是,第一遍敞开了写,然后把没用的东西全删掉,有时候甚至能删去原来的40%,“最后还是很长的话,这条视频就及格了,因为它的信息密度已经摆在那里了,如果效果还不好就优化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者构建情感的共鸣,一步步迭代。”
平台之间的生态差异也会影响创作者的投入。这种生态差异,除了平台的流量分发逻辑不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用户如何参与这个社区,很多时候,一个真正的好作品是用户和创作者共同完成的,长期来看,有才华的创作者最终总是能找到最滋养自己的土壤,它不仅仅关乎于物质层面的收益。
张宇彤指出,很多创作者当前都面临着选择频率还是选择质量的极限拉扯,“毕竟‘我’不是李子柒,没有人会过了三年、五年还一直等着我,这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走到这样的十字路口,必须拥有长期主义的精神,大部分创作者依然会选择用我自己的能力去画最大半径的圆,AI工具确实能解决很多短板,但是长的部分一定是创作者身上原本就有的东西。”

@叶来香- 近期视频号内容
在中长视频领域,还有一个平台不容忽视——视频号,是一个尚未被定义,却潜力无限的新流量池。叶来香就感受到了视频号的特殊之处:“不同平台的群体不太一样,抖音的节奏比较快,比较容易出爆款的视频,但一旦爆了之后很容易下滑。视频号相对而言就还好,可能视频号粉丝年龄稍大一点,我的账号情感属性比较多,走情感路线的一类账号在视频号上流量都不低。”

@米三汉 B站《一个古代箱子的故事》评论区截图
胖鲸注意到,自4月7日开始,巫师财经开始同步更新B站和抖音,并在抖音附上#抖音精选 词条。而米三汉也在4月1日在B站同步更新了《一个古代箱子的故事》新作品,它是一个得物商单的同步派发,但如同他在去年的郑重告别一样,评论区或调侃或追更的逗趣氛围,一定也在米三汉心中留下了新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