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荒诞不经的神话传奇,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在《美的历程》中,李泽厚曾提醒人们不要轻视远古图腾、原始歌舞带给人的审美体验,“它们如火如汤,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
今天我们很少看到这样发自肺腑、饱含热情的呼唤,我们处在一个轻视美的年代,实用主义、优绩主义大行其道,美的价值严重被低估。
全球美妆巨头欧莱雅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继续演变。2024年,欧莱雅集团在全球提出“Essentiality of Beauty”战略,这个项目在中国落地迅速且形式丰富,通过美的论道,发展美的公益行动,展示美的大秀,践行“美之道”。
欧莱雅中国近日举办了2024/2025年度发展战略沟通会,会议主题定为“大美泱泱,向美而升”,现场欧莱雅集团战略委员会成员多方位阐释了“美之道”的战略意义,还首次正面披露了美(确切地说是欧莱雅的美妆业务)创造的经济社会影响: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分享美的社会经济影响力

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及高档化妆品部总经理马晓宇分享重点战略
据第三方机构Asterès统计,欧莱雅在全球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超33万,相当于每一个欧莱雅中国的岗位,可以带动其他领域新增20个岗位,这些岗位可能是设计师、快递员、种植者、美发师、调香师、电商客服……
大会当天,胖鲸与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得以进一步了解“美之道”背后的故事。这个过程中,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在中国面临增长挑战的欧莱雅,依然有强烈的意愿投资中国,这来自于一种信念——欧莱雅创造美的使命与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谋而合。而“美之道”的深入实践,是希望重新唤醒人们对美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以此来回答关于就业、创业、消费、投资的一切。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分享“美之道”项目理念与进展
尽管这件事情做起来比听起来要难得多,但欧莱雅对此孜孜不倦,因为它关乎使命,也关乎信心,它在开拓新的事业,也在引领行业向更广泛更深刻的文化领域变革。
胖鲸:可否分享一下今年大会的主题“大美泱泱,向美而升”背后的故事,它希望传递哪些信息?
兰珍珍:我们在尝试用接地气、大家听得懂的话来谈“美”,美本就是沁入人心的事,如果讲得太深奥,反而难以引起共鸣。
我们有幸处在一个朝阳行业,虽然市场增速面临挑战,但我们还是充满信心,很愿意投入。这两天有同事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依然能展现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我想也是因为心里有这种坚信。这就是一种美给我们的自信和相信,这种由衷的投入和乐观正是“美”带来的自信和力量,也让我深受鼓舞。
今年之所以在谈生意的同时谈“美”,正因为我们需要培养和传递信心,“美之道”就通过讨论、创造和展示美来建立对美的信心,这些问题研究了一年多。
胖鲸:我们注意到,“Essentiality of Beauty”是欧莱雅的全球战略,而落地在中国的“美之道”是走得比较快、比较远的,为何中国团队能如此快速地相应?
兰珍珍:在做“美之道”之前,我们在疫情期间就在开展“口红效应”方面的研究,思考有什么能够引起大家的激情,过程中我们发现,美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在困境中,它有助于增强信心。我们曾跟上海商委提议,这个话题可以振兴消费行业,而美妆行业适宜作为消费的一个灯塔。后来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以及每日经济新闻一起做了这个研究,一经推出就非常火热。
非常巧合的是,集团在115周年和卢浮宫合作推出了大型活动,探讨了古今中外美的历史渊源,以及欧莱雅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对美的思考和它带来的影响,包括对社会和经济的贡献,找了专门全球最顶尖的经济研究所来做研究。
通过这整个系列的梳理,我们深刻感受到美是如此深入人心,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天日常中,但是好像大家在忙碌之中忽略掉了。美对每个人都那么重要,却又如此分散,细细碎碎的像抓在手里的一把沙,为了不让它散落,就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容器来盛放。
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美的看法,但它可能不集中,也可能羞于表达,有时候也说不出个道理,这让我们坚定了把美系统化、集中化、具像化的决心。比如我觉得你头发剪的很好,这个形状很适合你的脸形,我们就拿出来说,不拒绝谈论美,也不遮掩对美的看法。

欧莱雅中国在上海罗丹艺术中心举办「美之道·美知道」文化论坛
胖鲸:欧莱雅中国具体是如何行动的?美之道是什么?
兰珍珍:当我们决定把美拎出来的时候,就有新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拿钥匙打开它?团队内部和专家、政府以及第三方机构,一起把“论、径、秀”这三个招式整理出来了。说起来很简单,“论”就是要讨论,“径”就是要找到追求美的道路,“秀”就是展示出来。
通过这些行动,我们就挖掘到了很多外在的、内在的、社会的大美,发现美包罗万象,而且它的力量无比强大。美关乎人的精气神,是我们身体中的一股无形无味的力量,如果你能够把它运作起来,就能积极面对很多挑战,无论是疾病,还是境遇不佳,还是家庭工作带来的困扰,这股力量会让你把一切都看淡。
未来我们会接着拆解美这个字,它笔画简单但里面藏着好多字,通过这一个字能看到丰富的意涵。通过解读这些内容,帮助我们实现外在、内在的美,从而影响周围的人,在社会中产生积极影响。
即便是繁忙无聊的日常,只要赋予其美的意义,就能转化为快乐,每天都觉得我今天是过了美美的一天,就这么简单。昨天半夜,我还在努力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的活动效果不错,我便觉得今天又是美美的一天。
美对于欧莱雅的意义在传达,如今年轻人很爱去博物馆,对美、对文化艺术有着热烈的追求。如何打动消费者,让ta愿意去消费,为你的概念买单,其中有很多奥秘窍门。集团高层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几年欧莱雅在中国持续投资,比如建立运营中心、建立投资基金。近十年来,欧莱雅都是最大的雇主企业,同时作为上市公司,背负着股东的期望,要对投资结果负责,而集团高管真心认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这不确定的时代,这种对未来的信念和信心,对中国团队和当地政府而言,都是一种定海神针般的支持。

第七届进博会欧莱雅“美之道Beauty Walk”大秀上,嘉宾共同展开“美之道”画卷
胖鲸:现在消费者拒绝服美役,同时又追求仪式感,有时候处于很矛盾的状态,您也提到每个人都有对美的不同看法,过去一年的实践中,您感觉到大家对美的感知是怎样的?您在“美之道”实践过程中获得了有哪些具体反馈?
兰珍珍:首先,我觉得美从不是一时的潮流,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
几千年前的古人会用矿物颜料去染织地毯,来装点自己的屋子,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男性美白化妆品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到了今天,大家爱美之心已成日常,想必大家跟我一样,每天出门之前都要照照镜子,当一切就绪,镜子里的我会提起精气神儿、挺直背、面带微笑和坚定,开启新的一天。
再者,人们追求美不只是因为它赏心悦目,更因为美与健康与自信息息相关。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法国南部的理肤泉小镇参访,遇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她是癌症患者,皮肤因化疗而受损,因此来小镇做皮肤理疗。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看着压根不像一个病人,她告诉我:她每天都会坚持用化妆品来缓解治疗带来的皮肤不良反应,再化个淡妆。这些美的仪式就像给她自己穿上一层“盔甲”,激励着她去勇敢地面对生活。因此,美不只是好看,更是抗击疾病和逆境的精神力量与伙伴。
另外,在我看来,美妆的意义远不止于消费,它更是中国经济社会跃升的翅膀,推动企业壮大、消费旺盛、行业共荣、社会向善。
二十七年前,欧莱雅拢共才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办公室里。如今有越洋广场的好几层,再到静华大厦的一栋楼,欧莱雅管理的品牌也从最初的两、三个壮大到如今的32个,员工总数也突破了15000人。
我们刚刚庆祝完“美丽事业·美好人生”公益培训项目十周年,其中有一个学员李云霞的故事让我非常动容。她是一位盲童孩子的母亲,由于生活困难甚至动过轻生的念头。通过欧莱雅美妆技能培训项目,她成为了家里的“半边天”,靠手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美容小店,在哈尔滨买房安家,成为了自己人生的大女主,让全家人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美丽事业,美好人生”美妆公益培训项目举办田园大秀
最后,我坚信,美是中外交流合作的桥梁。它能跨越国界、通达人心。
欧莱雅就为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投入许多,从最早引入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的画展,到去年中法建交60周年,发起了一系列中法献礼活动,包括联合景德镇推出限量版纪念礼盒,将巴黎圣母院沉浸式AR展引入中国。去年习主席访问法国期间,欧莱雅还作为法国美妆行业的代表,成为了企业界一号位的座上宾。在中法联合声明第17条关于促进经济交流的条款中,化妆品被特别提及并排在所有品类之首。
我想表达的核心是,美并非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它就在我们的日常,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真真切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