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喜茶发布了2020年度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老牌网红”茶饮品牌被外界加以不同眼光的关注。通过解读这份官方报告,或许能够得知这样的关注度从何而来。
2020年的茶饮市场颇不平静。疫情带来的短暂摆停后,整个茶饮赛道迎来了近乎报复性的消费。毕竟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吃一顿火锅,喝一杯奶茶几乎成为了人们最简单却最大的愿望。
资本的热情同样尚未消散,据《2020消费领域投融资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茶饮品牌一共有18起融资,较上年增长8起,披露总金额达到17.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00%。
茶饮赛道上,狂奔的身影自然不止喜茶。奈雪的茶获总金额2亿美元的融资;蜜雪冰城成为“小镇奶茶店”的代表,加速门店扩张;古茗扎根三四线城市,开出3000多家门店,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喜茶有何优势?在过去的2020年,喜茶又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版图扩张
喜茶官方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全球 61 个城市开出 695 家门店。其中,喜茶主力店新增 202 家,GO 店新增 102 家。
尽管这与喜茶创始人此前所说的2020年预备新开400家门店尚有一些差距,但相较于2019年,喜茶门店的扩张速度已经明显提升。
除了门店数量上的增长,喜茶在这一年中还新进了18个城市。2020全年新增门店数量Top15城市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成都、杭州、东莞、重庆、昆明、武汉、南京、苏州、西安、宁波、佛山。喜茶希望在通过一二线城市的稳定发展实现头部优势的同时,以新一线、二线城市作为腰部支撑。
不仅仅是一昧埋头开店,在喜茶的这些门店里,不乏依据各个城市的特点而设计的主题门店。如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黑金店、深圳海岸城环保主题店、成都宽窄巷子店等。这些灵感特色门店,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打卡胜地。
数字泡成的喜茶
回想一下点餐习惯——点一份外卖,大概率会点开手机上的外卖APP;但要是点一杯喜茶,很多人会选择点开小程序喜茶GO。正是这样的习惯,在逐步构建着喜茶的私域城池。
截至2020年底,“喜茶GO”微信小程序会员超3,500万,全年新增超1,300万会员。要知道,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为2153.6万。
2018年6月上线的喜茶GO,在收集包括用户偏好,产品销量,地域分布、消费高峰等在内的用户信息中,逐步形成了精准的用户画像。在上线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喜茶GO不断尝试将线下客流转化为线上私域流量。
图片来自 锐问Record
关于用户画像,喜茶在年度报告中这样总结:喜茶全天平均点单高峰时段为 14:00-16:00,一周来看,大多数人喜欢在周末喝茶。
去年约有56.6%的消费者选择更低甜度。其中,“少甜”的用户占比34.4%,同比增加6.1%;选择“少少甜”的用户占比22.2%,同比增加3.0%。选择“加糖”的男性消费者人数是女性的 1.5 倍,选择“少糖”的女性消费者是男性的 1.3 倍。
口味偏甜的上海消费者反而更偏好少糖,这里拥有全国最多的少糖订单;而选择加糖订单最多的城市是深圳。
拿到用户画像可以实现哪些精准投放?喜茶GO可以根据消费者定位,自动显示最近门店,同时显示门店最热销产品。在不同时段打开喜茶GO,可以收获不同推荐组合。
而在此前上线的喜茶“灵感饮茶报告”中,喜茶以年终报告的形式,向每一个消费者展现过去一年里的喜茶消费情况。报告内容包括打卡过的城市、年度购买杯数和年度点单数最多的产品等。这背后也是其私域城池的助力。
除了帮助实现千人千面的用户运营,化身灵感报告,拉近喜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外,精准的用户画像还可以帮助喜茶调整产品研发和运营方向。
在喜茶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中,不少产品灵感来自于用户的反馈。早在2018 年,喜茶已经成为新茶饮行业第一个使用零卡糖的品牌,这与消费者对于无糖的偏爱不无关系。
喜茶的数字化不仅仅体现在私域流量上,其供应链端的数字化开启于2017年,较之喜茶GO更早。
2017年,喜茶采用ERP系统,布局数字化供应链,从原料品控到采购、库存、配送管理、全流程标准化作业,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通过自研供应链系统,喜茶实现了从供应商到仓库、运输、配送、生产的全链路数字化运作。
在此次年度报告中喜茶表示,2020 年,喜茶持续强化自身的供应链优势,为供应链上游的农户带来创收超人民币750,000,000 元。喜茶还通过深耕和把控供应链上游,以保证高品质原材料供应。
产品力+品牌力
如果说数字化运作是喜茶的理性一面,那么喜茶依托产品本身而形成的品牌特性,及相应的品牌宣传手段则带有一抹感性的色彩。
年度报告中,喜茶表示,这一年,喜茶平均每1.2周就推出一个新品。在研发新品的同时,喜茶也保持着对经典产品的优化和打磨。打造爆款,同时研制新品,这是喜茶在产品制作上的策略。
目前,喜茶成熟的产品系列有芝士茗茶、当季限定、莓莓芒芒家族、满杯水果家族、波波家族、茶冰淇淋、茶极客限定、喜茶热麦、喜茶食验室等。喜茶首先通过丰富的产品线从口味和创意上抢占了用户心智。而回顾近两年的喜茶新品,虽不是款款火爆,但一经推出,往往会带动不小的讨论。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茶饮市场同质化过于严重。当面前摆放着两杯市场上对品质稍微有些把控的同款奶茶产品,很多消费者其实很难仅仅通过口味来辨别究竟是哪一品牌。喜茶的特殊之处在于,其通过不同品牌塑造方式,将自己打造成为了一款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品牌。喜茶已经依托产品,实现了品牌特性的塑造,其产品力最终赋能品牌力。
此前对于喜茶有两大调侃——被奶茶耽误的设计品牌,以及茶饮品类里的最强联名收割机。这也正是喜茶品牌塑造中最具优势的两大方式。
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喜茶不遗余力地将自身与中国传统文化挂钩。在其产品包装、命名等细节上,喜茶展现了契合当代消费者审美的设计。
而在线下门店方面,在喜茶的设计下,每座城市的代表性门店都有着与当地相符的美学特征。同时,喜茶将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门店风格融入设计理念中。例如禅意、复古、江湖,同时却融入了留白、极简,甚至酷等元素。
一个典型案例是,此前,喜茶联合老字号荣宝斋,携手国际知名荷兰籍华裔艺术家DIGIWAY,对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当代化”再创作。当画中主人韩熙载邀请梵高、爱因斯坦、贝多芬、卓别林、梦露等古今中外名人相聚于家中,畅饮喜茶、共赏潮流音乐,传统与现代相撞,喜茶则成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载体。
DIGIWAY喜茶版《灵感饮茶派对》
而喜茶“最强联名收割机”的名号也并非浪得虚名。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喜茶已与54个品牌进行过联名合作。其中,看似不相关的有与太平鸟联名推出服装,与多芬联名推出沐浴露等,而与新品相关的则有与养乐多和奥利奥联名推出的波波冰,当然还有与茶颜悦色联名推出的杯子等周边产品。
无论是日常设计还是疯狂联名,喜茶都需要实现传播效力。喜茶在营销渠道上也进行了全面铺陈。从自有公众号的建设,到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小红书等,都可以看到喜茶的身影。
喜茶还推出了18个视频号内容,其中包括首部微电影《橘》。虽然后者实际上更像是为了其新品“爆汁大橘”而制作的宣传片,但在内容制作上,喜茶融入了亲情、代际等元素,试图在情感上与消费者产生共鸣。这种通过视频宣传,阐明产品理念的方式,喜茶正在逐步探索。
同时,喜茶通过公众号栏目“茶茶与你”,以及社交媒体上的互动留言等实现品牌传播的进一步渗透。在这样的互动中,喜茶成为了贴近消费者,且不断流动变化着的品牌。
喜小茶和喜小瓶
之所以将这两款子品牌单拎出来细看,在于此次年度报告中喜茶对于它们的重视。
2020年4月,喜茶正式推出了子品牌喜小茶。以更小的门店,传承喜茶基因,在20元以下的价格带,为消费者提供能制造向往并超越预期的产品和体验。这是喜茶对于喜小茶存在意义的诠释。
2020 年喜小茶卖出超100万杯饮品,截至 2020年 12月 31 日,“喜小茶” 微信小程序用户总量超 43 万人。
而另一子品牌喜小瓶,则于2020年7月上线,主打无糖气泡水。2020年战绩如下:喜茶天猫旗舰店新增粉丝数约 62 万人,共卖出喜小瓶气泡水约 140 万瓶,一周茶礼盒超 25 万盒,冰棒近 8 万根以及近 4 万个吸管杯;喜茶京东自营旗舰店渠道上,喜小瓶气泡水自 10 月上架以来,共售出超 50 万瓶,喜茶冰棒售出近 10 万支;喜茶首秀天猫双十一,活动期间 GMV 突破千万。期间,喜小瓶气泡水品类销量超 4 万箱 50 万瓶,在网红气泡水名列 TOP3。
可以看出,喜小茶旨在完成喜茶的下沉战略,占领更宽的价格区间与城市布局。而喜小瓶的使命在于进入无糖气泡水这一细分赛道。后者同时还肩负着喜茶布局电商渠道的重任。
无论推出喜小瓶无糖气泡水,还是开启宠物经济领域内的宠物友好主题店,甚至是此前于星期零联名推出人造肉汉堡,喜茶都在扩展品类上无限试探。这未尝不是喜茶在茶饮赛道竞争激烈下的破圈尝试。
总的来说,在数字化方面,喜茶依托自制数字化供应链,加上线上程序的布局,掌握了有效且精准的用户画像,同时降低了第三方对品牌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喜茶以自身产品为基础,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段,实现文化品牌符号的塑造。这样的组合拳最终使得喜茶在一众茶饮品牌中脱颖而出。接下来,喜茶将通过孵化子品牌进行品类拓展、实现下沉战略等目标。
当然,随着喜茶的一路发展,相应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止。“烧钱做营销”、“疯狂融资、开店”,这些印在喜茶身上的判断,使得时至今日,其网红品牌的标签尚未能完全撕下。而随着门店的不断扩张,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质疑也不断出现。
可以看出喜茶在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生活方式品牌,目前也通过自身战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这个目标尚有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