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他们的六月刊封面。 乍看之下是冰山,实则是浸泡在海水中的一个塑料袋——相信不少朋友已经见过这张照片了,它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而这个震撼的封面只是一颗小石子,麦肯纽约和《国家地理》希冀用它来激起涟漪,开启这个名为“Planet or plastic?”…
文章来源:麦肯光明
上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他们的六月刊封面。
乍看之下是冰山,实则是浸泡在海水中的一个塑料袋——相信不少朋友已经见过这张照片了,它正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而这个震撼的封面只是一颗小石子,麦肯纽约和《国家地理》希冀用它来激起涟漪,开启这个名为“Planet or plastic?”公益营销活动,它希望向全世界的人们发问:我们究竟是生活在一棵行星上,还是挣扎在一坨塑料之中?
和“冰山一角”这个词一样,全球范围内塑料的回收再利用不超过20%,在美国,这个数字不超过10%。
下图是孟加拉国的一位女性,在河边清洗塑料袋,一片片洗净晒干,然后等人定期来回收。
在后续的系列活动中,既有那些震撼视觉的基础类危机科普视频,也有贯穿日常生活的细微指导:“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磨砂膏”——护肤品中的塑料微珠会严重损害海洋环境。
除了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一同开展科学研究,记录下塑料如何遍及全球海洋的过程;与英国广播公司SKY合作投入1000万美元,支持那些减少塑料废弃物的项目和技术;与The North Face和Swell等品牌合作,生产塑料产品的替代物——The North Face还将在5月23日限量发行由塑料瓶回收后制成的衬衫。
对于《国家地理》自身来说,他们将在2019年底前将美国、英国、印度版本的杂志在运输和邮寄过程中全部换成纸质包装。
塑料危机的诞生绝非一朝一夕,而解决它也没有什么速成方法。麦肯纽约希望通过《国家地理》的特有品牌属性,邀请消费者持续参与,号召科学投资,以及与其他志同道合的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持续的社会关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这个蓝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