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在中国的影响无处不在。在社交媒体营销领域,"互联网思维"被简单粗糙地理解为一旦出现社交热点,品牌必须以互联网速度作出快速反应。在这样的思维指引下,社交营销活动只会拼凑出人云亦云的段子和海报,对品牌价值的增加不会有任何作用。
品牌们之所以会走入这样的误区,是因为中国的社交媒体非常发达。在中国上不了Facebook,但是类似的社交媒体平台有很多。在AdAge的一篇文章里,CIC的创始人和CEO费嘉明这样描述微信:
"微信就像是社交媒体里无可替代的瑞士军刀,它融合了线上和线下的世界。这是一个可以完成生活中各项事情的操作系统。"
微信无所不在。而且中国人还会用微博,微视(可以传播8秒长的短视频)和类似于Instagram的图片社交软件Nice。所以中国的消费者可能会用非常多的社交媒体,于是品牌主认为自己必须在社交媒体上保持存在感。
保持社交存在感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不少品牌不管热点是什么,都要求社交营销团队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的段子和海报。范冰冰通过转发李晨在微博上发表的照片宣布了双方的恋情后,这张照片和”我们"这两个字引发了一场社交营销海啸,数不清的品牌创作出类似的海报和"我们"这个词语来刷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存在感。AdAge的文章《通过一张自拍照读懂中国的社交营销》报道了这个事件,还举了小米和麦当劳的相关海报作为品牌营销的例子。
不过这篇文章并没有指出当天有无数品牌都参与其中,更不用说有成千上万对普通情侣也依样画葫芦地发了照片。当天被创造出来的相关社交内容数量堪称海量,但其中有多少提升了品牌的显著性,让消费者在将来作购买决定时会首先想起它呢?我想没有,因为各个社交营销作品的主题和角度都高度雷同。
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本末倒置地把执行速度摆到了战略之前,他们认为眼前就能发布的零碎作品比能够在未来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工作更重要。不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品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强调自己的定位,要求所有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作品必须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实现有意义地差别化。他们主动引导社交媒体上的沟通,而不是被动地瞎凑热闹。
以士力架在香港发布的六张户外广告为例,它们都源于本地名人和政治人物的口误,主打的信息是”如果肚子饿的话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随着这些海报在社交媒体上被疯传,士力架的营销口号也尽人皆知。
在社交平台上构建有影响力的品牌需要首先理清这个品牌意味着什么,然后围绕着这个核心信息创造有吸引力的内容,策划营销事件。把精力花在时下最热门的社交话题可能会为品牌博得一天的曝光度,然而长期来看并不会有任何效果。
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 凯度 (微信号:KantarGroup) , Edited by SOCIAL ONE
已收藏的知识卡片可在个人会员中心快速找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