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90后妈妈成为母婴领域消费主力。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90后父母在为宝宝选择护肤品时,越来越关注天然、无添加、无刺激、功能细分化的产品。
过去一瓶大宝解决宝宝护肤的时代已经不在,母婴市场也向高端化、细分化、个性化的趋势凸显,尤其体现在婴儿的护肤方面。
消费需求的升级与之对应的是婴童市场容量的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1年这5年时间,0-3岁婴童护理市场的规模,已经从70亿增长至176亿元。
今年双11,上美集团旗下红色小象品牌联合丁香医生重磅推出联名礼盒「简护指南」,通过医学专家背书为宝宝肌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母婴品牌头部大佬“孩子王”也在最近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仅2021年Q3孩子王实现营收21.59亿元,同比增长9.21%,总资产已达73.58亿元。
定位在天然婴儿护肤品牌的戴可思也在4年融资7轮近2亿。在一众婴儿护肤的头部榜单中,各大品牌都开始纷纷向精细化护肤发力。
图来源:网络
婴儿精细护肤是趋势
当形容皮肤状态好时,一般会说如婴儿皮肤一样细嫩。
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含水量比成人多,看起来又滑又嫩,但与此同时,婴儿皮肤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角质层薄、角质细胞小、更易受到刺激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婴幼儿出现泛红、湿疹、发痒等各种皮肤问题。
不仅如此,婴儿在不同成长阶段及不同场景下皮肤状态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阶段的护肤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在宝宝刚出生时由于肌肤非常娇嫩和脆弱,并且天生会自带肌肤油脂形成皮肤的天然屏障,所以只需要日常的擦拭,并不需要使用辅助产品。
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的护肤也要呈现精细化的趋势。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分季专护”,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存在差异,宝宝肌肤护理要在夏天选择清爽产品,秋冬干燥选择保湿产品。
二是“分龄专护”,一般婴儿需要3年时间皮肤才可以发育到与成人相同的水平,不同年龄要匹配不同产品,甚至细分到月份。如刚出生时婴儿皮肤pH值为中性,只需要做保湿、隔离护理,而6个月后,随着皮肤 pH值下降,宝宝皮肤就需要滋润、保湿、抗敏等细致呵护。36个月后,皮肤pH值呈弱酸性,除了滋润保湿还需要清洁、防护。
三是“分肌专护”,婴幼儿也有敏感肌和干油性肤质等区别,不同肤质的宝宝要选择不同产品。使用无添加刺激成分的面霜能有效避免过敏问题;而保湿、控油的宝宝面霜则分别适合干、油性肤质的宝宝肌肤。
四是“分景专护”,在室内宝宝皮肤状态较为饱满,只需要保湿补水,但户外受到灰尘细菌、紫外线等侵袭,婴幼儿护肤也需要做防晒处理。
宝宝精细化护肤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品牌来说,做好婴儿护肤,是一门专业的学问。
图来源:网络
做婴幼产品良心应排第一
今年年初,一则#5月大的孩子变成“大头娃娃”#的事件登上热搜,原因是孩子使用了一款护肤婴幼儿面霜导致出现发育迟缓、多毛、脸肿等症状,经专业机构检测后,面霜里含有超标的激素。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是继三鹿奶粉后,又一个因面霜让宝宝变成大头娃娃的事件。在消费市场,母婴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对于品牌来说,做婴幼产品除了安全和科学,还要有良心。
早在2012年4月,《儿童(含婴幼儿)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中就已规定,婴幼儿化妆品中应少用或不用像香精、着色剂、防腐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对人体有危害的成分;同时产品配方中不宜使用诸如美白、祛斑、去痘、脱毛、止汗、除臭、育发、染发、健美、美乳等功效成分;也不鼓励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如基因技术、纳米材料等。
今年以来,国家将儿童化妆品质量安全列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且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工作。
随着婴儿护肤行业门槛的逐步提高,又逢母婴市场的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婴幼护肤品牌选择做专业的细分赛道,将产品做出核心优势。
图来源:网络
在今年天猫双十一母婴洗护的赛道激战中,像艾惟诺、戴可思、启初、Evereden、Mama&Kids等众多新品牌纷纷崛起居前列,但也有一些传统大品牌连连掉队难守位,婴幼儿品牌也正在迎来一场大洗牌,品牌格局不断更迭。
母婴产品一直都是特殊的赛道,因为产品安全揪着千千万万个父母心,婴幼儿护肤产品的细分化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品牌越来越专业化的重要体现,对于品牌来说,要品牌还是要效果已经不再是选择题,宝宝护肤产品更要做到品效合一。
作者 | 刘敏
编辑 | 韩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