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发生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医院频频传来物资告急的消息;即便是店家,动用了身边所有力量都不能买到口罩;打开生鲜配送的 APP,发现一点菜都不剩了。
无论是由于交通限制无法前往医院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在大年三十晚上发布的求助信息,还是这段时间朋友圈中频频转发揭露中小企业危机与困境的推文,这些消息在令人动容、无奈的同时,也让人意识到:
这场疫情下除了增援医疗,还有大量后方需求未被满足,仅靠捐款捐物是远远不够的。
本辑我们希望从后勤支持的角度,来解读、启发与帮助企业用自身核心力量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洞察商业力量在应对疫情上发挥的深层作用,为抗击灾害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对于想要有效参与灾情(包括本次疫情在内的各大危机)的企业而言,我们将提供「战略型灾情应对十问」。在特辑 3 中,我们会展开分析三个问题,希望将这些企业在行动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潜在机遇分享出来,让更多企业能够了解、认可并最终参与抗疫的实际行动中。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要解决后勤保障类的问题,商业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而实际上也有非常多的企业都参与到后勤保障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捐款捐物的企业实在是数不胜数。
但仅仅在资金和物资层面为民众、为疫区一线人员提供支持,就能够打赢这场战「疫」,满足社会整体的后勤保障需求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疫情已经不局限于前方的医疗领域,期间发生的每件非常态化的事情,都在牵动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心。
而如果企业能够从自身视角出发,从资金和物资的思维局限中脱离出来,一方面去思考基于实际面临的问题,自己能够提供哪些支持;另一方面,更加充分地思考这些行动对于企业而言的深远意义,更能够帮助企业和社会在危机中活下来,并且学会在不确定中谋求发展。
6. 你的企业战略能否灵活应对国民灾情、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变化?是否有机制可以回应因灾情产生的某些需求遭到或多(日常物资)或少(旅行)的变化?企业的供应链、渠道能力是否得到了体现,从而调配因灾情发生导致的不平衡的社会资源?
疫情发生后,诸多行业的供需关系不再平衡。这种秩序的打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需求骤然增加导致供给不足:口罩、线上生鲜零售等
- 需求减少造成的供给过剩:不仅包括旅游和出行产品服务、线下零售业等,这里还包括由于企业暂停营业导致的临时性人员过剩
面临这些挑战,企业存在下面几种思考路径:
- 调整现有的资源配置机制以适应新的临时性供需关系
- 找到供需关系互补的产业,通过双向的资源互换重新建立秩序,并建立生态联动
在下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达达、每日优鲜、盒马在疫情期间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在于消费者的需求在这段时间呈爆炸性增长,这给他们带来了极佳的用户增长和留存可能;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些企业选择直面面前存在的巨大需求,这无疑对他们的供应链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而我们已经知道,这些企业都选择铆足干劲迎接这些挑战。他们最大化调用自己的渠道网络和资源能力,面对大幅增加的线上生鲜采购需求,对产品供给进行充分及时的保障,确保基本民生诉求能够被尽可能满足。尽管民众买不到菜的情况仍有发生,但这些企业的一系列举措也充分了展示了其:
- 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被充分贯彻的应急机制
- 应急机制下出色的落地执行能力
另一方面,以复星为代表的企业则有效展现了其「战略型物资储备」的能力,从世界各地采购的医用物资在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手续,运回到国内。能够如此迅速、高效地进行部署并参与落实,以下能力缺一不可:
- 政治格局理解与本土化政策协调力
- 大额物资统筹与渠道执行力
- 当地资源网络建设与调动力
7. 企业是否将自身社会价值的表达融入企业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及公众内外同时共同信任并可感知的解决方案?能否通过解决灾情相关的社会问题实现自己的雇主品牌?及累计更多商誉?
这上述企业业务量骤然猛升的同时,也面临着直接的用工短缺问题。但不同于以往的员工招募渠道,这些企业纷纷与暂停营业中的餐饮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合作,对餐饮企业的待岗人员进行征用以应对人手不足的情况。
这不但高效、良好地解决了企业自身当下的挑战,还降低了餐饮企业在疫情时期的人力资源支出,降低了企业劳务用工的风险,同时保障了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而线上生态零售和餐饮行业此次的人力资源互补,这种生态联动在未来也存在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
另外,如果进一步聚焦在疫情防控与救助的部分,企业的支持行动价值将会进一步被放大:
- 预防支持:在如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杜绝服务过程中产生传染的可能性,减轻医疗负担
- 医疗支持-民众端: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受疫情影响存在更深层次的变化(如通信服务行业承载着新的医疗求助需求),企业需要针对这种需求变化,对服务做出对应的调整
- 医疗支持-医护人员端:确保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的工作、生活及其它活动得到充分保障
如美团外卖迅速上线了「无接触配送」的功能,避免服务过程中的人员接触,防止感染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几天前曾有外卖骑手确诊新型肺炎,但美团在坚持提供平台服务过程中,针对疫情防控采取的种种措施,使得该事件没有对美团造成明显影响,其在服务质量和抗疫支持两个层面做出的努力皆有目共睹。
在疫情之中,企业的「雇主品牌」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即企业究竟是谁的「雇主」?
- 直接聘用的员工
- 间接聘用的员工
- 平台/生态中的底层服务者
- 未来的(包括同行)的员工
- 通过「员工」影响「消费者」&「用户」
以滴滴为例,企业与司机一起,相继在全国各大城市自发组建「医护保障车队」,保障医疗工作者面临着公共交通停运、出行方式锐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顺利出行,从后勤端为抗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8.如何能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应对灾情的实际的行动中?从长远来看是否能反馈到企业发展与成长之中?如何将「投入」转化为「投资」?
要思考这一问题,一个可行的思考角度是依旧是利益相关方的管理:
- 消费者:是否洞察到并及时应对疫情时期的消费者诉求?
- 员工:员工在这一时期对企业存在哪些期望?
- 合作伙伴:企业能否就重要合作伙伴在疫情期间面临的重大挑战提供支持?
- 社会:疫情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企业如何看待自己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已在上文或前两个特辑中对于上述内容相关的企业案例作出分析,部分案例不再赘述。此处我们想重点分析地产企业的应对措施。
在下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万达、融创为代表的地产企业相继对合作商户给予了租金优惠或减免的措施,其中万达的租金减免额度可能达到了 40 亿。在诸多企业哀鸿遍野的当下,这些地产企业的减免措施如雪中送炭般让他们的合作伙伴缓了一口气,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时,对地产企业而言,健康稳定的商业业态是一个商业体良好发展的基础:
- 当商业业态下的组成单元被疫情严重影响时,商业体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也将不断累积和放大,并掺杂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 疫情导致的暂停营业与人流减少也拉低了运营成本,如果在看到合作伙伴面临的财务困难时视若无睹,将来面对的风险将会愈发不可控
- 为了缓解合作伙伴的困境所做出的租金减免决策,实际上是经过商业权衡后的理性决策
我们会发现,这看似极具魄力的决策背后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企业依托了现实的经济原理与商业逻辑,而非以自己不擅长的能力来应对疫情。
特辑 3:后勤支持
民生基础物资与服务供给保障
达达集团启动「到家新鲜菜场」项目,重点保障京东到家平台每日 7-10 点的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面粮油、方便速食等生鲜、民生类商品供给,让市民可以足不出户也能安心选购,每天吃上新鲜菜。
从 1 月 1 日至 2 月 2 日,益海嘉里武汉企业群陆续发运粮油产品共计 70809 吨,包括食用油 55134 吨、大米 11857 吨、挂面 2525 吨和面粉 1293 吨等。2 月 4 日,武汉粮油大米加工工厂正式开机,提前复工复产,增强市场供给。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润集团公开承诺疫情防控期间欠费不停机、不停电、不停气。
梅德赛斯奔驰开通了免费事故救援热线,并承诺基于疫情的150公里免费拖车与取送车、出租车报销费用。
民生服务链条的疫情防控
除物资供给保障和支出减免外,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无接触自取」,成为大小外卖平台及餐饮公司在疫期继续营业的标配服务。
1 月 26 日,美团外卖在全国范围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随后,盒马、饿了么、每日优鲜、苏宁小店、京东到家、便利蜂等提供配送的平台也都上线了无接触配送服务,通过骑手和用户约定,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等,减少面对面接触,保障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
喜茶、奈雪、肯德基、麦当劳等陆续推出无接触配送方案,并且制作注明出餐经手所有员工的姓名、体温的安心卡,钉在外卖袋上随餐配送。
与此同时,地产企业也迅速落实社区和消毒防控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融创全力实施社区的健康管控措施,除了对所有进出社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工作、对异地返城家庭进行逐一排查以外,还针对电梯、休闲设施、垃圾桶、车库等重要公共点位,门把手、快递柜等位置进行清洁消杀,并特别设置了废弃口罩、医疗用品的专用回收处理点,杜绝二次污染。
疫情期间,各地提倡市民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减少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为提高消毒效率,美团单车率先发起「无差别消毒」倡议,并在北京、广州、天津、西安、厦门、珠海、兰州、太原等城市落实「不分你我他」街头单车消毒举措,即运维人员不分品牌,不分颜色,对负责区域内所有共享单车进行消毒。
滴滴平台动员司机筹建应急车队,配合指挥部门统一调度。滴滴在全国 175 个城市启动防疫工作。北京、大连、哈尔滨等 71 个城市已设立发放防疫物资保障点及消毒站点,为运营网约车提供口罩、防护服等设备,为司机师傅保驾护航。
一汽大众开始提供线上预约及上门送车,推动「零接触」维保。
减轻民商支出负担
为共击疫情、保障商户利益,万达、龙湖、华润、新城、远洋等超二十家地产企业对商业地产推出减免租金的举措。其中万达商管集团对全国各地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从 1 月 24 日至 2 月 25 日内的租金及物业费全免,业内预计万达减免租金或达 30 亿。
2 月 2 日,京东面向平台 25 万商家推出了 11 项补贴支持措施,帮助商家渡过难关。这些措施涵盖了费用减免、金融和物流支持、流量支持、技术支持、健康保障等,如京东健康为商家员工提供免费医生问诊服务、京东数科推出息费减免和延迟还款政策、京东物流对新仓配商家实现一对一服务和 48 小时急速签约等。
2 月 3 日,盒马宣布通过用工转移的方式,引进云海肴、青年餐厅、西贝、茶颜悦色等多家餐饮企业的待业员工,以解决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并降低餐饮企业暂停营业期间的人力资源成本。
京东 7FRESH也相继发布了「人才共享」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线及零售联营商户员工在疫情期间以短期打工的方式加盟,并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
每日优鲜则采取了另一种做法。除了持续加紧粮油蛋肉的物资供应、保障民生基础物资供应外,每日优鲜还与西贝和眉州东坡两家餐饮企业在人力调配上展开合作,由每日优鲜提供原材料,西贝和眉州东坡提供人力用于加工,三方共同保证疫情期间消费者的食材供应。
滴滴出行和小桔车服紧急和湖北省内 94 家租赁公司伙伴、26 家金融保险等机构沟通协商,共同发起倡议行动,武汉、黄冈等湖北 16 个城市里,从小桔车服合作租赁公司租车的司机无需缴纳 2020 年 2 月份的租金,车辆租期顺延一个月。
疫情爆发后,爱库存设立了商家扶持计划,为平台商家提供资源流量支持、工具赋能、资金回笼加速等政策,缓解商家用户的库存压力,以减少疫情对实体销售的巨大影响。
爱彼迎在疫情期间成立了专项基金,并在基金支持下,作出包括返还湖北房东服务费、资源扶持及经济补偿等在内的十项承诺。
由美的集团创立的和的慈善基金会宣部推出「和衷共济」小微企 2 亿元应急支援计划,采取无偿资助模式,重点支持顺德区内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纾缓其在租金、人工等方面的短期资金压力。
携程、去哪儿、飞猪、马蜂窝等企业均相应出台免费退改保障政策,为已购买机票、火车票的旅客提供免费退票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携程早在 1 月 23 日就推出了「安心取消保障」倡议,呼吁酒店为用户提供免费取消服务,吸引了超过 25 万家酒店加入倡议。
医疗物资保障与运维支持
复星集团在口罩、防护服的物资援助方面做到了近乎极致。在 24 日宣部启动全球调配医疗物资计划后,复星充分发挥其全球化的资源优势,开展全球范围的物质筹措工作,第一时间将物资送往国内疫情防控前线。在计划启动后的第二天,复星便在全球范围内购得近 60 万件医疗物资,全面体现其超高的资源能力和调配效率。
疫情发生后,国家电网迅速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发布了支持疫情防控及供电服务的十项举措,包括雷神山及火神山医院的供电建设保障、疫情防治重点机构的供电保障、医护人员集中住宿宾馆用电保障等保障措施,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深圳创维-RGB 电子有限公司第一时间驰援火神山、雷神山两所疫情防控专业医院。第一批 500台病房专用电视,已直接发车运往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病房专用电视可支持语音操控,可作为看护、远程对话使用,用于医护人员跟病人远程沟通,减少交叉传播风险。
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在疫情期间,使用其应急协同与指挥平台(蓝信)、 终端杀毒(天擎)、自适应广域网组网系统(SD-WAN)、网站云监测(全球鹰)、网站云防护(安域)、SSL VPN(远程安全接入)、远程在线支持服务(7×24)、现场应急服务(7×24)等产品与服务,为全国 200 多家医疗疾控机构、600 多个重要信息系统提供云端实时监测和防御,并为相关网站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
疫情发生后,联想集团不仅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及雷神山医院免费提供医院所需的 IT 设备,还迅速招募了志愿工程师并派遣援助队伍,完成千余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持续进行今后的运维工作。
望海康信上线「医院应急物资管理平台」,为全国各级医院、物资供应商、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建立快速沟通通道。
1 月 27 日,柠檬豆玺品开通了覆盖全国范围的 15 个地区的直播间,展开包括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在内的零部件原材料供需对接,每个地区都有平均 300 家企业通过平台直播的形式快速找到生产物资物料,解决生产断档问题,保障武汉防疫设备物资供应。
疫情参与人员后勤服务保障支持
平安健康险发起,平安 i 康保·公益战疫,优先为奋战在一线的「战士」们,免费提供 20 万保额的新冠肺炎身故保障金;平安养老险北京、浙江、辽宁、河北、江西等五地分公司,分别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媒体人等捐赠保险保障,总保额超 111 亿元;平安产险为全国 800 万疾控和医护人员无偿提供专属风险保障,人均保额 50 万元;平安养老险推出了「疫情防控志愿者保障计划」,向 15000 名全国各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志愿者提供保险保障。
滴滴在武汉市「医护保障车队」已对接 7 所医院的 11 个院区的 5000 余名医务工作者。武汉市「社区保障车队」的 1207 名司机,为 402 个社区的 2000 余名居民提供了出行服务。
为给奋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和方便的住宿,数百位武汉酒店业内人士于 1 月 23 日至 30 日组建了「武汉医护酒店支援联盟」。截至 1 月 30 日,联盟合计为 6056 位医护人员提供超 4 万个间夜的住宿。截止至目前,绿地酒店旅游集团、住友集团等连锁酒店集团旗下仍有部分酒店为医护人员提供住宿。
此外,包括农夫山泉、海底捞、喜茶、巴奴、光明乳业、良品铺子等企业也相继为医护人员提供餐饮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农夫山泉甚至无条件开放了其在武汉的全部库存供一线医护人员和医院建设施工人员提供饮水保障。
可口可乐也基于多年来系统成熟的赈灾机制,充分发挥其装瓶厂、经销商、零售商三方形成的高效网络优势,迅速开展物资保障行动,自 1 月 25 日起便与壹基金和云豹救援队为武汉多家医院提供饮用水保障。
美团在设立医护人员支持关怀专项基金的同时,还联合多家合作商户,向武汉医护人员提供免费送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