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被各种不利传闻困扰的高合汽车,终于正式宣布了停工停产。高合汽车的问题在哪里?其能否还可以迎来转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
2024年农历新年之后第一个“瓜”莫过于高合汽车的停工停产。
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合汽车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爆出各种不利的传闻:包括去年10月份高合被曝裁员20%,有的部门甚至裁员过半;2023年年底,网络上也有爆出供应商暂停对高合汽车供货,有的供应商开始维权。但是这些都被高合汽车第一时间进行了辟谣。而在2月18日春节假期之后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了内部员工大会,宣布将停工停产6个月,而且员工的工资在3月15日之后也将只有上海的基本工资。换句话说,之前被高合汽车辟谣的传闻大概率应该都是真的。
图片来自网络
2月22日,高合汽车掌门人丁磊现身上海总部,并和员工进行了对话。丁磊坦言,高合汽车的翻身期最多只有三个月,他会积极去争取收购或者寻找投资机会。而且在高合汽车停工相关消息传播开来后,已经有不少资本在和丁磊洽谈投资事宜。但是最终结局如何,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来源:新浪科技
从表面上看,高合的问题在于销量不佳导致的资金链断裂。其实新势力车企通常有两个资金的来源:一则是卖车和相关的服务,包括智能驾驶包、售后零配件,并提供维修保养服务等。考虑到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过激烈,且造车前期投入太过巨大,因此绝大部分新势力车企都还处在亏损的状态,并不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第二就是融资。为了解决企业的持续运营问题,这些亏损企业都不得不通过持续外部的输血。因此无论是向证券市场融资或者向投资人来筹资都不可或缺。在蔚来、理想、小鹏等第一批新势力车企都已经完成了IPO,为自己打造了比较稳定的融资渠道。图片来自网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新势力发布的财报中,我们除了关注诸如销量、盈利以及单车毛利率等财务指标外,公司的现金储备也是各方非常关注同时也是这些新势力会主动介绍的指标。而如果我们去看丰田、大众这些车企的财报,我们很少会看到这项指标。而对于高合汽车来说,其无论是销量还是融资目前来看都不不太顺利。销量层面,有数据显示,2021年,高和汽车累计销量仅为4237辆,2022年为4349辆,2023年约5000台。即便高合定价不低,但是这个销量对于除去那些像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之外其他车企都是不合格的。如此低的销量,必然意味着前期的投入无法被摊薄,工厂产能利用率也不足,持续亏损不可避免。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去年11月丁磊最后的一次亮相中,高合发布了一款限量超跑HiPHi A。彼时的高合大概率就已经深陷财务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合没有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打造几款高性价比入门车型,却依然专注在发布这种拉高品牌定位的车型上,高合自身的战略是值得检讨的。图片来自网络
在融资层面,高合能够在公开信息中发现的只有一条在2021年11月,交通银行旗下的交银投资提供的50亿人民币的战略支持。之后在2023年6月官宣的沙特投资部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华人运通(高合汽车母公司,Human Horizons)签署了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人民币400亿元)的协议。从当下的情况来看,这笔投资大概率应该没有到位。网上也有传闻,丁磊在去年年底曾经远赴青岛,希望能够复制之前蔚来得到合肥国资支持一样,来得到地方国资支持,但最终应该也没有谈出什么成果。至于上市的话,国内科创板门槛较高,港股目前市盈率较低,而大洋彼岸的美股对于中概股的态度也远不如从前,上市难度越来越大。
图片来自网络
按照高合掌门人丁磊所说,高合汽车最大的失误在于自己使用老一套的经营策略无法与互联网竞争。在营销上,高合的确没有“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或者“遥遥领先”那样的激动人心的措辞,至于在博取网络声量方面,丁磊也远不如李斌、李想和余承东他们那样善于制造话题和流量。在丁磊的履历上,无论是上汽通用还是上汽集团,在燃油车时代都是朝南坐的。而后期其无论是在张江集团还是在浦东新区区政府引入特斯拉,也都没有太大的营销压力。我们也想说,这也不仅仅是丁磊和高合汽车一家的问题,其他同样几家由传统汽车人打造的车企威马、爱驰、天际等,目前也被深度边缘化。图片来自网络
但我们进一步来分析,高合汽车和丁磊是真的不会营销吗?答案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恐怕丁磊也不得不承认,高合也没有像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甚至底层操作系统开发的能力;同时高合也没有比亚迪、极氪这些传统车企的包括电芯在内的三电系统设计能力;即便是在整车平台和底盘控制技术方面,高合也没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以华为为例,鸿蒙智能座舱加ADS 2.0的配置即便放眼全球市场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有了这样的技术加持,才能让掌门人在新车发布会上有不小的底气。我们也关注到网上有消息称,高合曾经希望和某家智能驾驶技术公司达成合作,来补上自己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短板。但是高合汽车如今的状态,让那家公司也有些顾虑,最终相关合作并未达成。图片来自网络
即便是横向和几家新势力来比较,高合汽车创立的时间并不晚。按理说,丁磊完全可以抄蔚小理的作业,但是高合却走了和这几家新势力第一阵营完全不同的道路。蔚来的换电/客户运维,高合没有;小鹏对于智能驾驶的持续发力,我们在高合身上也没有看到;理想引入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解读,更是和高合没有关系。我们看到的只是那个浓浓机甲风且开门形式比较独特的高合汽车,但是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领域,高合汽车进展非常有限。来源:高合汽车
按照丁磊所说,在高合停工停产的消息传开之后,有不少人开始上门洽谈合作。但我们想说,即便现在有资本像彼时合肥国资一样百亿规模驰援高合,其实也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对于投资人来说,如果对未来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划,也不会轻易拿出100个亿给高合,更何况100个亿还不一定够。现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高性价比车型层出不穷,且比亚迪、奇瑞、吉利这些传统车企纷纷投放高端新能源汽车子品牌的情况下,高合无论是在性价比,还是在自主高端品牌稀缺性上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就算是那个手握1000多亿现金储备的小米汽车,目前在小米SU7的定价上也是进退两难。高合要真正解决眼前的问题,就是需要一款高性价车型来提升销量。但是穷尽高合手头的技术,它能做得出来吗?图片来自网络
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的内卷只会越来越加剧,体现在价格上就是各大车企会不断下沉入门车型的价格。比亚迪已经推出了7.98万元的秦PLUS DM-i荣耀版以及驱逐舰05荣耀版,电车比油车便宜的时代已经来临。而蔚来的阿尔卑斯以及小鹏和滴滴合作的MONA,只会让入门级电动车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各家车企之间的进一步优胜劣汰不可避免。高合汽车给其他新势力以及相对弱势的传统车企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且避免被边缘化,各家企业面临的挑战还很大很大。没有一技傍身,恐怕很难逃脱被洗牌出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