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持续极限打压下,华为在海外的通信和手机业务受到压制。从华为公布的财报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华为的营收为4458亿元,而同期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4558亿元人民币。至于净利润率更是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10.2%下滑至2022年同期的6.1%。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要想持续获得发展,必然需要找到一个新的业务支柱。放眼如今国内市场,市场体量可能数以万亿计的智能电动车是华为转型最好的一个切入点。图片来自网络
和恒大,宝能这样的房地产公司从零开始做智能电动车不同,华为虽然没有整车工程的经验,但是华为过往在ICT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从智能电动车的维度来看是一种技术降级,足以秒杀国内一众传统车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智能座舱,还是在自动驾驶这两项领域,华为都不输给任何一家国内整车企业和技术公司。特别是像鸿蒙这样的操作系统,即便是从全球车企的角度来看,能做的也是屈指可数。除了特斯拉在自研以外,吉利不久前重金收购魅族手机,更多还是看重了其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能力。此外,华为之前在国内手机市场和包括苹果、三星、小米、OPPO等一众国内手机厂商竞争,其在了解客户痛点以及客户运维方面的能力,也不输给国内的新势力车企。更不要说华为之前就已经布局好的遍及全国的网络门店,更是成为触达消费者最好的触点。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华为并不造车,但是在华为整个汽车相关的事业部内,过去一直存在两种模式:HI模式与智选车模式。最近,随着力推HI模式的王军淡出前台,而智选车模式的支持者余承东全面接管华为的造车业务,华为智选车模式已经走上前台,成为帮助华为拓展汽车领域业务的主打模式。华为HI模式下,华为主要是向整车企业输出诸如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这样的全套技术,但是项目的主导权被整车企业所把控,华为充其量是一个战略层面的供应商,参与整车企业的项目研发过程中。目前在HI模式下销售的主要有北汽极狐和阿维塔,未来包括比亚迪、广汽等也会采用这种模式。但是从目前极狐销量来看,HI模式并没有达到之前的销量预期,甚至还一度影响了华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声誉。图片来自网络
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全面介入整车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而由智选车模式打造的AITO问界品牌,更是一炮打响。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AITO问界迅速站稳了脚跟,在销量上持续攀升,已经稳居国内新势力第二阵营,并有望更进一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收益角度,还是从提升品牌号召力角度,智选车模式更加适合华为。
图片来自网络
在确定了“智选车”模式这一尊之后,华为接下来在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布局都会以“智选车”为中心展开。除了小康汽车之外,江淮,奇瑞甚至北汽都有消息显示将引入智选车模式。从这次改名来看,大概率这些引入智选车模式的整车企业,都会使用“华为问界”的品牌来进行宣传和销售。彼时,华为在国内将集结起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来帮助自己寻求和外资车企以及其他新势力进行直接竞争。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企业中,除了奇瑞以外,其实在国内市场上相对都比较弱势。即便是奇瑞,其实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也基本没有什么建树,更不要说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奇瑞更是需要依靠强力外援,自研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除了小蚂蚁之外,奇瑞主要还是依靠燃油车/混动车型在国内市场征战。图片来自网络
选择智选车模式,对于整车企业来说,无疑是把自己的灵魂交出去。这种模式是对整车企业主导权的极大的冲击:从产品前期的规划,到研发认证,再到终端销售,整个链路都被华为所掌控。整车企业除了贡献自己的资质以及工厂产能外,再没有其他任何主导权可言。而华为不是免费的施舍者,起对于提供整个服务的收费不菲,这点从问界品牌的代工方赛力斯汽车的财务数据亏损就可见一斑:赛力斯前不久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35-3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0.38%-109.36%;但归母净利润为-39.50亿元至-35.0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3.00亿元至-38.50亿元。所以表面风光的赛力斯,什么时候可以扭亏不得而知。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得到更多主机厂的认同外,智选车模式还面临不少其他困难。有消息称,江淮通过智选车模式打造的车型,定位将比现在的AITO问界更高。对于华为智选车模式来说,这次品牌向上能否得到成功,将会是华为深浅一个不小的挑战。未来,随着加入智选车模式的车企越来越多,各个品牌以及各个车型之间如何定位,都需要在前期进行一个很好的规划:会否导致车型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稀释华为的品牌价值,甚至以后在展厅如何来陈列等,都是需要华为好好考虑。对于华为来说,如果自己选择造车,那充其量只有一座工厂,一个品牌。而现在采用智选车的模式搭建的生态联盟,从小康汽车的规模体量可以看,国内有大把企业可以加入其中。而得到华为赋能的小康汽车,销量持续增加,也的确打造了一个相对成功的模式。不过对于华为来说,智选车并不会一帆风顺:如何平衡好生态联盟中各个车企的车型定位,以及智选车模式得到更加主流车企的认可,才是决定华为的智选车模式能够在国内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来能走多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