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为首个关闭前台播放量的视频平台之后,爱奇艺又成了首个要给会员涨价的平台。
11月6日,爱奇艺在微博宣布将在11月13日起对黄金VIP会员、学生VIP会员订阅服务费用进行调整。此事引起舆论关注后,腾讯在11月12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其视频订阅价格偏低,未来有机会将调整,传递会跟进“会员涨价”措施的信号。
若后续腾讯视频对订阅价格作出调整,不排除优酷、芒果TV也会安排“涨价”,这将成为国内视频平台迎来的第一轮涨价潮。
在“危险”边缘小心试探
爱奇艺调整后的月卡、季卡、年卡分别上涨5.2元、10元、50元至25元、68元、248元,连续包月、包年也做出了相应提升,涨幅为30%-50%。看上去涨幅不小,但在消费端的感受并不强烈。
尽管是第一个宣布涨价的平台,爱奇艺并不想站到用户的对立面。爱奇艺在会员调整通知中称:凡在13日0点之前,已经是连续包月/季/年会员且仍保留自动续费状态的用户,将享有“不取消当前自动续费则两年内不变价”的保价服务。而且在宣布涨价的同一天,爱奇艺也开启了一轮会员大促,黄金会员年卡只需要99元。
胖鲸注意到,各个视频平台的会员价格体系不尽相同,但都在一个特定区间,并且都会在每年特定的时期推出相应的折扣来促进会员留存和拉新。如腾讯在双十一期间的年卡会员最低可以69元抢购,折合一个月不到6块钱。
按照视频平台现行的价格体系,在不连续订阅、无折扣的情况下,月卡价格在20和25这两个档位,年卡的价格在198到248之间,即便避开所有优惠条件,购买最不合算的月卡,一个月25元的消费也不及一张电影票的钱。
总体来说,国内视频网站的会员收费仍是比较低的。爱奇艺宣布涨价之前,奈飞就在10月29日宣布对美国地区的会员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后标准计划的新价格上涨了1美元至每月14美元,而新的高级套餐价格则上涨了2美元至每月16美元。
单从价格上去看,涨价之后两个地区的会员价格差距仍然十分悬殊,这也成为本土视频网站涨价的一个筹码。
巨亏之下,会员回血
现在也许不是涨价的最好时机,但是对爱奇艺们来说,涨价已经势在必行了。
最近几年,视频平台对于内容的投入一直都在增长,但亏损也在加剧。目前国内视频平台只有背靠湖南广电的芒果TV实现了盈利,相比爱优腾的“大而全”,芒果TV有些偏科,吃的是芒果综艺的红利。
“大而全”让亏损不可避免。爱奇艺财报显示,2017年其内容投入126.27亿、2018年210.61亿、2019年达到了222.47亿,而过去三年间亏损分别达到37亿、91亿、103亿。腾讯视频过去三年间的内容开发成本约500亿,优酷在过去三年买版权也花了约300亿,腾讯视频2019年营运亏损达到30亿元,优酷所在的阿里大文娱2019财年全年亏损近158亿元。
不断加大内容投入带来了会员收入的增长。爱奇艺在2019年成为了首家会员数过亿的平台,会员业务已经成为其支柱业务。
2019年,2019年爱奇艺总营收达到290亿元,付费会员收益144亿元,会员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6%,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07亿。2020年一季度,爱奇艺会员服务收入46亿元人民币,在总营收中占比首次超过60%,订阅会员规模达到1.19亿,同比增23%。
与此同时,广告业务却显得萎靡不振。2019年爱奇艺的广告收入为83亿元,相比2018年的93亿元,降幅高达10%。在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的广告业务更是缺乏亮点,一、二季度分别取得15亿元、16亿元的收入,对比2019年一二季度的21亿、22亿,再次出现了大幅下滑。
影视寒冬传导到视频平台,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对会员开刀”就成了最直观的表现。相比广告,会员来钱更快、也更好卖。在会员过亿的基础上,如果不引发用户大规模退订,会员价格涨幅就相当于会员业务利润的涨幅,可以很快反映到财报中去。
在互联网广告收入被字节大范围侵吞之后,提高会员收入和拓展新业务成为视频平台的破局之道。
爆款难求,会员为谁停留?
涨价成为必然,但用户的预算却不是说来就来。
爱奇艺为了此次提价不触犯众怒煞费心机,却依然引起很多用户的不满。
比如就用户表示:“为了看一部剧充了3个月会员,看完以后一次都没用过爱奇艺,怎么不见你退钱。”
还有用户评价称:“吃相难看,会员也有广告,也要手动关闭,还有超前点播,各种用钱观看,那我冲个会员有什么用!”
也有用户质问:“有好剧当然行,关键是有好剧吗?”
当然也有些用户对涨价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爱奇艺不是有很多自制内容怎么还涨价?不过迷雾剧场真的很良心,希望这类自制内容再多一点吧。”
“宁愿多花几块钱,我也不想到时候啥也看不了被剧透。”
“爱奇艺就凭迷雾剧场,值得。”
从这些用户端的讨论声中不难发现,大分部用户对提价的不满,本质上是对平台内容生态和会员体系的不满意,而真正受到认可的内容,用户的付费意愿还是很强的。
爱奇艺迷雾剧场确实在今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据爱奇艺披露,迷雾剧场吸引了超过 6800万会员追剧,同时在中国社交平台创造了超过460个热搜话题。而腾讯视频也披露,《三十而已》一部剧为腾讯视频带来超过 3 亿会员收入。
这些都在说明,爆款内容肯定是不会亏钱的,但在平台为用户准备的海量内容中,真正出圈的内容并不多。
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近期曾向媒体表示,破圈的大爆款虽可遇不可求,对于平台来说,可以把握的方向就是提升内容的平均水平,即保证80%以上的内容在70分以上。
这可以算是平台比较保险且常见的做法。但细数各个平台的年度片单,豆瓣评分达到7分以上的内容,实际上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并且各平台之间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同的,只有少量独家、自制、精品内容,实现了差异化。
以剧集为例,细数过去几年的爆款,2017年有《我的前半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年有《延禧攻略》《大江大河》,2019年有《都挺好》《庆余年》,2020年有《隐秘的角落》《三十而已》,再也没有神剧、雷剧霸屏的现象,而精品剧、跟时代情绪共振的剧集出圈的频率在提高。
用户变挑剔了,但内容市场明显还没有跟上用户的品位。现在很多新剧开播,只是为自媒体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吐槽素材,然后就消失在舆论场。
所以,不是用户不愿意为好内容买单,而是平台没有给用户提供等价值的内容。而且各平台现行的会员机制,也没有让用户为好内容买单,而是捆绑售卖。
各个视频平台虽然划分了不同的栏目、剧场、单元,甚至对用户也做了兴趣标记,但并没有向用户开放单独购买某个节目、某个剧集或者某个单元的选择,在会员机制中没有作“单点付费”的设计。用户的关注度是有限的,往往关注的不是“海量”,而是“那几个”。
例如,有的用户偏好悬疑剧集,冲着迷雾剧场去看爱奇艺,就得买月度或者季度会员,当别的平台有了感兴趣的悬疑剧,还得再开一个新平台的会员。在看正版付出的成本很高,而又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行使“投票权”时,用户就可能转而看盗版内容。
随着平台存量会员破亿,用户的分众趋势越发明显。爆款难求,在垂直品类提供优质内容来促进会员拉新和留存,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如果不解决内容生态失衡,以及会员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视频平台很难说服更多的消费者对内容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