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0日,加拿大瑜伽运动服装品牌lululemon公布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三季度内,lululemon净营收为1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2%,去年同期为9.16亿美元;毛利率为56%;净利润为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今年前9个月,lululemon收入增长3.5%至26.72亿美元。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其股价报收369.07,上涨1.52%,市值超460亿美元。
此前,lululemon曾以42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阿迪达斯,成为仅次于耐克的全球服饰市场第二名。
在整个全球零售业遭受疫情打击的2020年,lululemon却在逆势而上。
她经济助力增长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lululemon女装销售额为7.9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70.8%,同比上涨21.6%;男装销售额为2.39亿美元,占比为21.4%,同比增长14.3%。
实际上,作为一家主打瑜伽服饰的公司,自2000年于温哥华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lululemon已经将女性经济纳入自己的核心版图中。
与主打男性市场,充满赛事竞技之感的传统运动品牌,例如阿迪达斯、耐克等,lululemon有明显不同。瑜伽这片市场,从来都是以女性经济为主。
发展初期,lululemon针对传统瑜伽服饰的不足,推出了更为适合女性穿着的瑜伽服。在当时的市场下,专门为女性提供专属瑜伽服饰的品牌,并不多见。在这一阶段,lululemon坚持打造爆品加码品牌影响力这一策略。
图片来自lululemon
一方面,利用其品牌创始人近20年冲浪、滑雪和滑板行业的工作经验,lululemon坚持科技研发投入,以打造更为专业、舒适的瑜伽服饰。
同时,lululemon在花色和设计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良,使瑜伽服逐渐突破场景限制,得以在多场合下穿搭。
lululemon抓住了女性自身需求及其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
另一方面,在营销上,lululemon也有自身独特之处。lululemon通过线下组织各项瑜伽活动,实现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连接,在此基础上,邀请多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女性代言人对品牌进行传播。
最终,在消费者群体中就形成了“没有一条lulu就称不上瑜伽爱好者”的观念。这无疑是lululemon进一步推广的最好助力。
lululemon的目标消费群体多为中产女性,这些女性本身对品质要求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仅以中国来说,据CBNData发布的《2020女性品质生活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女性网民超4亿,女性消费市场超10万亿。数据显示,全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主导决策,而“她经济”相关的新增消费预期将会由2017年的人民币3.3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人民币8.6万亿元。
越来越多的品牌看到了这样的消费风向,纷纷加码。而lululemon的起点虽早,却并非毫无压力。近几年来,lululemon也走上了品类拓展的道路,欲打破目前单一产品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其甚至还推出了男性系列服饰。
但lululemon的女性品牌属性过于强烈,从其本次公开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男装销售额虽然处于上涨状态,但占比仍不足四分之一。
线上电商发展,坚持直销
按照营收方式来分,lululemon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线下直营门店和线上电商。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lululemon线上电商营收增长94%,占比达42.8%,去年同期占比为26.9%。而线下门店可比营销额则下降了17%。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lululemon于2月份暂时关闭了在中国大陆的所有门店,随后于3月份关闭了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其他国家的所有门店。6月,其门店基本得到了恢复。
但此次疫情,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健身运动的重要性。而瑜伽作为一项健身项目,更为适合室内健身,且场景较为灵活,也无需过多的设备。
据36氪报道,lululemon CFO梅根·弗兰克(Meghan Frank)表示:“我们这一季度的业绩受到强大的全方位动力的推动,在转化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并且电子商务网站的访问量有所增加。”
同时,其财报显示,报告期内,lululemon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4%,占总净营收的42.8%。
这与lululemon一直以来坚持的销售模式有关。与传统体育品牌通过代理商销售模式不同,Lululemon坚持以直销为主。
根据此前的数据显示,lululemon 2019 年91.4 %的收入都来自营渠道(包括自营门店)。Lululemon选择在这些门店中开办体验课程,以此来形成对消费者在最为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lululemon可以实现更好地实现用户留存。
总体来看,该季度lululemon表现良好。尤其是在其他运动品牌业绩频频下滑的2020年,这份成绩更为突出。但未来,lululemon可能仍要面临受众集中为中产女性、瑜伽市场红利紧缩、大品牌纷纷下场等问题。尽管lululemon已于2017年启动品类拓展战略,但就目前来看,单品支撑品牌、女性主打的局面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