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 王文华
由网易财经、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主办的2020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9月25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共破局》。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克雷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巴西驻华大使保罗·瓦莱、英国驻沪总领事胡克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金刻羽、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
网易传媒副总裁田华在致辞环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了巨大冲击,大到政府,小到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如何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时代重塑自己角色的课题。“在全球化总趋势不变,全球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做到防控疫情和恢复经济发展的双平衡?如何有效与全球携手共克时艰,使经济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确定性的增长?我们有非常非常多的问号,又希望收获有价值的探讨。”
全球共破局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认为,“2020全球共破局”,破局之一是要破解控制疫情和复苏经济的难局,二是要破解逆全球化的僵局,三是全球与共,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折腾,才能再回到合作共赢。
在具体谈到破解逆全球化僵局的问题时,楼继伟指出,全球化在给所有国家带来红利的同时,也有副作用,比如传统就业机会的转移和收入分配的改变,这种转变有利于大型跨国公司和资本,不利于发达国家中低收入者的就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一个结果是民粹主义的兴起,反对全球化。对于如何应对,楼继伟认为,一方面是共同改进全球化的规则,使得全球化的红利更为均衡、公平、合理的分配,另一个是眼睛向内,推进结构性改革,减少副作用。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成为本次论坛上绕不开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疫情之后全球的金融体系面临着一个难字,困难重重,爆发之后各国都制定了经济政策应对疫情的冲击。另一方面,全球变局使得全球的金融体系推进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周延礼认为,以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来应对全球金融变局,是我们要深刻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郑之杰表示,今年以来为对冲疫情影响,金融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26.1万亿,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为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8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21.14%,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风险暴露有滞后性,未来不良贷款压力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未来金融在继续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六保六稳的同时,要兼顾眼前的问题,有效防控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表示,尽管中国第一步抗疫比较成功,但现在似乎还有明显的重新抬头的机会,也就是说疫情可能没有完全过去。还需要我们准备下一步的措施,特别是吸取上一轮的经验,朱云来认为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供应的保障体系要能做的更好,一旦需要重新再封闭、重新再隔离的时候,至少减少一些后顾之忧。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金刻羽认为,整个全球贸易链很关键的是之前讲效率,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大家考虑的不仅仅是效率,原来产业链要最优化,现在考虑更多的肯定是分秒不误、有备无患。
巴西驻华大使保罗·瓦莱透露,目前疫情对巴西带来的最大挑战是服务业,现在还是要保持隔离、社交距离,所以服务业方面所带来的降幅要比其他行业都陡峭,而且这个恢复也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现在寄希望于疫苗,虽然说已经看到的一些恢复,但是现实情况仍然是非常的严峻,需要更多的解决经济问题。
英国驻沪总领事胡克定在讲到英国抗疫的问题时透露,目前主要关注点是保护就业,所以政府设立了就业中心或者项目、支持自就业的群体,或者促进创业,或者是做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同时推进项目一直持续到明年。对失业群体,政府提供一定资助,同时在税务等方面,给予很多帮助和支持,比如损失比较惨重的领域或者产业,如旅游行业、酒店行业等等,政府采取减免增值税,或者提供其他的刺激政策或者措施,促进他们度过这段艰难时刻,另外,针对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减免的优惠措施,针对员工也提供税减免等等。
除了疫情之外,嘉宾们也对当前热议的数字经济及城镇化发展发表看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指出,随着数据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资产化绝对是趋势。他强调,在处理数据资产特别是会计上或者金融市场上更要注重,当没有资本化、没有形成会计上的资产的时候,要更加注重数据信息的披露。
屠光绍一直呼吁对数据的披露特别是新经济和数据有关的公司。他以蚂蚁金服为例,必须要披露它的数据的具体情况,因为数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资源,给蚂蚁金服带来收益很重要的一块资源,现在在会计制度上不能把它确定为资产,希望它能更多的披露数据的信息。
华夏幸福研究院院长顾强在谈到城镇化问题时分享了三个观点。第一,都市圈是中国未来城镇化主体形态,未来会形成超级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独立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形态;第二,在数字经济时代,北方地区应该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同时推动实施更高层面国家的环渤海的战略;最后,中国的都市圈进阶之路用创新尖峰加上产业高地的空间范式,来提高整体竞争力。
抗击疫情 医疗卫生服务成全球焦点
新冠疫情的爆发,公共卫生与疫苗研发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北京大学国发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表示,如果新冠病毒明年、后年再来,有必要考虑对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服务方式,而不是统一的放在大医院进行救治,因为这会挤兑医疗资源,会占用重症患者和年龄高的人需要医疗服务的资源。刘国恩认为,资源服务的利用更有效,如果可以精准的处理这些患者,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抗疫、精准抗疫。
在谈到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问题时,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迈克尔·克雷默表示,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研发,世界经济将会充分开放。在这期间全世界损失将会超过12万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早一个月结束疫情,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社会效益。即使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投资疫苗的经济利用也是非常充分的,虽然有风险疫苗可能会失败,但是仍然需要以政府的力量来支持疫苗的研发。
比尔及梅琳·盖茨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马克·苏斯曼表示,全球共同抗疫之下,为最短时间下研发出对新冠肺炎有用的疫苗,疫苗研发方面的技术创新、全球新冠疫苗供应的公平性、全球合作抗疫共享解决方案的重要性,都成为了阻止这次“全球大流行”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至关重要且必须遵守的部分,整个世界需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场考验。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回顾疫情,再看人类抗击疫情无非是为了要更好生存、生活,从古至今,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可以看作是医疗健康水平的象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我们看到寿命差不多40岁,在这个之后首先是疫苗,然后是麻醉药,可以做各种手术,抗生素可以解决很多感染问题。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包括肿瘤、脑中风、心血管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以后,我们又怎么解决抗衰老的问题?这要通过临床、生命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区块链等等各种方法来体现。
中国经济正强劲复苏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企业家以及行业研究者各抒己见。
对于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现在我们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一般来讲是2%-2.5%,大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今年可能是2%,但是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根据已知的就业弹性,可以算出来,要想完成900万新增就业目标的话,经济增长速度至少应该是3%-4%,也就是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只有2%的话,是无法完成创造900新增工作岗位这个目标。余永定指出,要想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一些,就必要看到消费增长、投资和进出口有相当的增长的势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谈到中国经济问题时提出,从大国演进角度、用战略视角看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我们在面临的最大结构性挑战,大家讲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本身理论来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自然逻辑的延展,只是疫情之下或者疫情之后一系列的全球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变化,让这个问题变得比较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了。事实上,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认为,未来十年之内,中国的科技实力将继续赶超美国,短期是非常乐观的,但长期来讲中美科技取决于两个因素,从美国角度来看是不是能够继续保持一种开放,吸引全球人才移民这种方式,从中国角度来讲中国能否有更多的孩子,这是中国在未来科技竞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所长何基报对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作出展望,他表示,资本市场开放引进来、走出去会进一步加大力度,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财富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上13大类产品目前我们有6大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上市公司质量等进一步提升。
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忆东表示,中国是率先进行经济复苏的国家,我们对于疫情控制得最好,而且在没有疫苗情况下,控制住了疫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固定资产投资等反映出中国从三季度以来经济健康复苏,而且是温和、健康、可持续。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庆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最早受到影响,最早应对、最早控制住,后续中国经济的表现也是最亮眼的,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中国经济会强劲复苏。
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与创新管理实践教授、原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闭幕演讲环节表示,中国有几项独有的优势。首先是中国是有完整的统一14亿人口的国家,市场效率超过他国,交易成本小很多。特别是进入以数字经济和智慧化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时,人口基数成了新经济增长的最基础要素。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最完整的产业链的国家,这是整个全球人类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中是唯一的。基于这一点,外资企业绝不会脱离中国市场。
傅成玉还指出,中国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看到构图,既对外开放又不断改自己的构图,这是当今非常独特的,比如自贸区的部署、进博会的举办、海南自贸港,这些布局在未来都会发挥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