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英伟达公布了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2022财年年报。得益于云计算、区块链、AI等前瞻技术对高算力的强劲需求,英伟达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来自网络
2021财年第四季度,英伟达的营收为76.43亿美元,同比增长52.8%,环比增长8%。旗下的数据中心业务、游戏业务和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再创新高。整个2022财年英伟达营收再创新高达到269.14亿美元,同比增长61%,全年Non-GAAP净利润为112.59亿美元。反映在股价上,英伟达从2020年年初的仅为59.02美元到去年11月333.76美元的顶点,英伟达成为过去两年里市场中最为炙手可热的科技新贵。
游戏和数据中心,双轮驱动英伟达加速前进
当前,数字赋能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推动力,这也给了以GPU起家的英伟达大展拳脚的舞台和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当前,英伟达旗下的业务主要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游戏业务、数据中心业务、专业可视化业务、汽车和机器人业务以及代工和其他业务。其中,游戏和数据板块是目前英伟达的核心支柱业务,贡献了最大的营收。而汽车和机器人业务,则展现出了良好的业务前景,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作为英伟达的传统优势领域,提供游戏业务所需的高端显卡,是英伟达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英伟达向市场推出了基于Ampere架构的GeForce RTX 3050台式机GPU以及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GeForce RTX Ti和RXT 3070 Ti GPU,同时其也向旗下的云游戏平台GeForce Now中添加超过65款游戏。通过在光线追踪(图形渲染方法)、Relflex技术(减少系统延迟)等方面的持续优化,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游戏体验,进而巩固英伟达自身在GPU市场不容动摇的主导地位。
来自网络
游戏之外,英伟达2021年最大亮点非数据中心业务莫属。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知名的云提供者阿里云、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都是英伟达的客户。随着全球数据上云正在成为一个潮流和不容回避的趋势,数据中心业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推动英伟达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甚至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超过游戏业务。当前,英伟达在超级计算加速器领域,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而更为振奋人心的是,在元宇宙时代,英伟达还和转型Meta的Facebook签署了合作协议,后者使用英伟达的NVIDIA DGX A100 系统构建AI超级计算机AI Research Supercluster用来训练AI模型。
来自网络
不过相比于数据中心,英伟达旗下的专业可视化业务更是借助于元宇宙的东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比涨幅高达100%。由英伟达打造的“元宇宙基建”的Omniverse平台,目前已经向全球超过百万用户开放免费版本。这个平台集核心渲染、AI等技术于一体,能够帮助用户实时模拟打造各类场景,加快3D工作流程,应对了元宇宙对3D建模需求。
自动驾驶和挖矿机,随时有飙涨的可能
在汽车和机器人板块,虽然财务数据并不两眼,但英伟达的前景非常可观。尤其是在过往一段时间里,英伟达进入了不少车企的供应商名单库。除了拥有自己设计自动驾驶专属芯片的特斯拉外,英伟达几乎已经成为车企在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唯一选择。而特斯拉这种自研芯片的能力,其他车企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这不仅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并随时做好失败的准备,同时也需要有一支富有经验的团队。当前,在国内自动驾驶处于比较领先的,具备点到点领航功能的蔚来ET5和小鹏G9两款最新的车型,都是使用的英伟达的DRIVE Orin平台。而国内在Robotaxi领域领先的小马智行,同样也采用英伟达的DRIVE Orin平台。随着消费者对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及相关技术愈发成熟,尤其是考虑到厂家普遍会采取前期在硬件技术方面达成L4,后期可以通过OTA来持续升级软件的做法,英伟达芯片在全球汽车行业将会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
来自网络
如果说上个财务季度中唯一有所遗憾的,那必然属于加密货币挖矿处理器 (CMP)板块。当前,各国政府或出于反洗钱或出于稳定金融的目的,对于加密货币普遍都持有比较保守的态度,这就导致全球范围对挖矿机的需求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在这个领域,上一季,英伟达的收入降至2400万美元,比前一季的1.05亿美元下滑高达77%。不过挖矿机在英伟达的业务中本身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并不会对英伟达的业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我们不得不说,去中心化货币可能会是未来一个趋势和货币的发展方向,所以英伟达在这个领域并非没有将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来自网络
全球芯片寡头竞争格局恐将深化
当前,英伟达的市值比英特尔+AMD+赛灵思的总和还要高。但无论是从营收和净利润角度不如英特尔来看,还是从英特尔以及AMD近日完成的收购案来看,整个国际芯片行业还将处在一个深度整合时期,目前很难断言谁将是胜者。英伟达在GPU方面以及由GPU衍生出来的在图像处理方面的优势,和其芯片+AI的能力,依然很有可能被传统的英特热和AMD这样的半导体巨头超过。
在2021年的GTC上,英伟达掌门人将英伟达现有的以GPU为主的产品路线升级为“GPU+CPU+DPU”的“三芯”战略。而支持这种产品升级的,不仅有英伟达自己在GPU方面的深厚积累,同时也有其对以色列网络设备商Mellanox和对英国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ARM的两笔收购。在对Mellanox的收购上,英伟达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使得其快速拥有了DPU芯片领域的研发能力;但是在收购ARM上,英伟达几乎遇到了从各国政府到全球主要公司的一致反对。因为ARM的架构被包括微软、苹果、高通在内的各大公司广泛采用,一旦英伟达将ARM收入麾下,将成为第一家拥有两种芯片架构的公司,并对原本ARM秉持的中立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并有可能导致原本ARM客户的商业机密被泄露。在各国监管机构并不支持的情况下,英伟达最终没能完成对ARM的收购,并为此付出了13.6亿美元的巨额代价。不过受伤的不仅仅只有英伟达,原本希望通过出售ARM换来大笔现金的日本软银,也因为没有成功出售ARM,不得不转而寻求ARM的IPO,相关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都大幅增加。不过即便如此,英伟达在2021年的GTC上,依然推出了自研的基于Arm架构的Grace芯片,用以面向数据中心大规模AI和高性能计算应用。而英伟达旗下的为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控制器打造的SoC NVIDIA DRIVE Atlan,同样也是基于ARM架构设计。
来自网络
和英伟达收购ARM最终功亏一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月份,AMD收购赛灵思以及英特尔收购高塔相继成行。英特尔是CPU领域的霸主,占据至少85%的市场份额。通过收购高塔,英特尔将补齐自己在代工服务的能力。高塔在英特尔的加持下,将具备和台积电、三星这种芯片代工企业直接竞争的能力。至于收购赛灵思,帮助AMD补强了FPGA,芯片智能化能力和定制化能力,对于自身业务也是一个很大的补强。
来自网络
中国半导体公司需要引起重视
随着摩尔定律的潜力发挥殆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芯片企业要想持续高速成长,在半导体市场兼并整合是增强自己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大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合并,不仅带来的是体量上的增加,同时也能帮助头部芯片企业补齐自己的短板,甚至向自己之前从未接触的领域进行延伸,最终通过内部的协同效应的发挥以及化学反应的作用,进一步来提升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这种公司层面的整合,必然会对国内包括中芯国际这样的芯片代工企业,以及其他不少本土芯片设计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我们的芯片企业是否需要参与到这场国际芯片行业的变革中,如何参与到这场变革中,都是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考量的。
来自网络
最近,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美国众议院通过的《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计划投入540 亿美元支持本土半导体产业。欧盟也公布了《芯片法案》,计划投入430 亿欧元主要也是围绕构建本土半导体产业。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进行重构,尤其是之前的设计和制造分开的局面或将迎来比较大的变革。以美国为例,其在引导诸如台积电、三星这样的芯片代工企业在美国建厂的同时,鼓励像AMD、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公司也涉足芯片制造领域,也是另外一条牢牢掌握芯片供应链的关键措施。对于国内企业,尤其是芯片企业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将芯片从设计到制造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汽车、手机甚至其他行业都将被其他企业所掌握,华为芯片断供的局面恐将再现。
在公布了一份靓丽的财报之后,英伟达的股票并没有应声大涨。英伟达虽然凭借自己在图像处理以及AI方面的优势,在市值上已经超过了英特尔,但在业务体量上离开英特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如果英伟达无法在诸如自动驾驶以及其他新兴领域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那要维系现有的股价,挑战还是蛮大的。对于英特尔和AMD来说,能否基于过往的积累,来逐步蚕食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将是2022年最大的看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