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与其他5名同行者一起乘坐维珍“团结”号太空船,经历了一场一个多小时的太空游,开创了全球太空游的新时代。而在7月20日,由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旗下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发起的另外一场太空游也将隆重登场。太空旅游似乎成为了富人们一个新的内卷的战场。
来自网络
两位富豪在太空旅游上较劲的意味很浓。首先体现在日期的选择上,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登月52周年的纪念日。贝佐斯选在这一天无疑是向美国宇航局的先驱们致敬;为了赶在贝佐斯之前拿下太空旅游第一人的名号,布兰森特地选在了7月11日。不过不要以为贝佐斯就此认输,他的团队对外宣称,布兰森的维珍银河公司只是到达了距离地面86公里的高度,而这只是刚刚超过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定的80公里的标准,至于国际航空和航天联合会公认的太空门槛却是距离地球高度为100公里的卡门线。
来自网络
多种形式的太空旅游将催生出一个万亿级的新消费市场
根据目的和花费的不同,太空旅游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亚轨道旅游,即达到超过离地表80公里的高度,也就是维珍银河这次的旅游。它可以让乘客在太空上做短时间的停留,以俯瞰地球的视角来体验短暂的失重感。维珍银河本质上是一款带着火箭发动机的飞机,因而无论从技术成熟度还是成本上来说,都最有优势。根据维珍银河的测算,当前的亚轨道旅游价格大概在25万美元左右,未来如果可以下探到20万元人民币,那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中产阶级加入其中,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
来自网络
第二种是贝佐斯旗下的蓝色起源,由液体火箭将飞船发射到离地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可以进行更加深度的太空观光,并能够入住空间酒店。英国的太空游旅行社“火箭突破”公司,计划在2027年开始运营“航行者空间站”酒店,其将提供包括水疗中心、健身房、酒吧、咖啡馆、餐厅等在内的所有五星级酒店标配的服务。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第三种则是做太空深度游。美国私人航天公司Axiom Space将在2022年初将通过SpaceX的航天系统运送两位超级富豪前往宇宙空间站,两人按计划会在太空逗留8天,每人的旅费高达5500万美元,折合3.6亿人民币。随着太空短途游的门槛不断降降低,太空深度游将成为超级富豪新的内卷市场。
来自网络
随着太空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就意味着未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将会进入这个领域。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10年,商业太空产业的市场规模从每年600亿美元飙到2000多亿美元;而随着这个领域的企业开始不断推出各类太空旅游产品,相关的卫星和火箭公司将能拿到得到更多的融资,来支持其更加迅猛的发展。
火星殖民计划
其实在太空旅游之外,像贝佐斯和埃隆马斯克早就已经规划了在外星球的移民计划。如果我们可以开发出火星或者月球作为人类下一个可以生存的星球,那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火星上把地球的建设再重复一次,那无疑是对经济的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在介绍埃隆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作为前世界首富——贝佐斯的月球着陆器计划。贝佐斯希望在2024年开启“蓝月亮”的月球着陆器计划,以此作为计划在月球上建立“永久人类基地”。
来自网络
不过埃隆马斯克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火星。尤其是在证明了火星上有水、有大运河的遗迹以及泼溅状的撞击坑之后,更加坚定了埃隆马斯克将火星视为下一个地球的想法,由此创立了“火星殖民计划”。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计划在2022年,发射两艘货运飞船登陆火星;在2024年,将有第二批两艘货船和两艘载人飞船再登陆火星。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埃隆马斯克打算建造1000艘星际飞船,确保其在2026年前将大批人类送上火星,并实现最终在2030年在火星建造基地的梦想。而彼时,去火星旅游,并在火星小住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人们新的选择。
来自网络
中国是否应该赶一下这个风口?
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先毋庸置疑。我们不仅发射过大量的火箭和人造卫星,同时我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所以说,发展我们自己的太空旅游,在技术层面没有太多的门槛和障碍。唯一需要突破的就是我们如何实现资源的最高效分配和利用。这个就像发展民用客机一样,我们即便能够研发并生产出歼20这样的全球最先进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也可以制造出运20这样的大型军用运输机,但在大型民用客机上时至今日都没有办法像波音、空客那样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背后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的属性不同。军用产品由于肩负国家安全要求,往往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和成本,只求达成最终的军事目的。而民用产品最需要考虑的就是这款产品量产之后,有没有市场竞争力,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个根本上的差异就决定了,民用产品从设计之初就和军用产品有着理念上的不同,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设计指导思想。
来自网络
所以如果我们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太空旅游,国家需要在政策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松,引入更多效率更高的民营资本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从英美两国经验来看,布兰森、贝佐斯、埃隆马斯克,都是以民营私企的形式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是SpaceX公司,其每次发射费用仅为6000万美元。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SpaceX一直在测试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让火箭落回海上平台,以此来实现成本上的最大程度的降低。
来自网络
更早一些,在2014年的一个竞标中,SpaceX彼时一次发射费用仅需9000万美元,而当时另外一家发射公司的单次费用高达3.8亿美元。这让SpaceX顺利拿下政府的订单,在全球商业火箭市场上去攻城略地,争夺各种订单。对于埃隆马斯克来说,他并不看重一次发射的盈利与否,他更为看重,能否通过持续的发射来为自己积累足够多的经验,不断改良自己的火箭技术。这其实和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有异曲同工之妙。特斯拉在国内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来不断降价,其不追求通过硬件来获得利润,相反则是希望通过特斯拉的车主订阅包括自动驾驶软件AutoPilot来寻求可持续的收益。
来自网络
和像互联网这样的前瞻技术相似,都是通过军事工业复合体孵化出来的而且都是在初期由政府主导。但如上文所说,政府投资能够带动相关项目快速发展,但在经济性和效率上,没有太大的优势,毕竟政府资本希望达到的效果和民间资本追求的经济效益完全不同。太空旅游甚至是火星殖民计划,目前正处在整个项目的初期。但其未来会遵循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轨迹,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经济潜力,很有可能继互联网之后,一个新的能够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而政府也会从一手包办来逐步开放放权,日后也会成为太空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