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据媒体报道,Tim Hortons China(Tim Hortons咖啡中国),同意通过与空白支票公司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 合并,之后将于纳斯达克上市,Tim Hortons中国的估值或将达到18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针对上述消息,Tims中国方面表示,关于融资计划,其没有更多计划与媒体分享。
纵观近几年的中国咖啡市场,星巴克“老大哥”地位犹存;上一位在美上市的咖啡品牌瑞幸似乎也从此前的负面状态中脱离,开始走向盈利的道路。%Arabica、蓝瓶咖啡等靠人气取胜;再到Manner、Seesaw Coffee、三顿半、隅田川等精品咖啡深受资本青睐,Tims能够打造自身突破点吗?
背靠腾讯,一路狂奔
资料显示,2019年,笛卡尔资本集团(Cartesian Capital Group)和餐饮品牌国际有限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Inc.) 在华共同成立合资公司Tims中国,其中,笛卡尔资本集团是Tims咖啡的控股股东,而后者旗下同时拥有汉堡王、Popeyes两大品牌。
进入中国后,Tims与腾讯之间关系密切。据悉,2020年5月12日,Tims中国公司宣布获得来自腾讯的独家投资;今年2月26日,Tims中国宣布获得第二轮融资,红杉中国领投、腾讯增持、钟鼎资本跟投,本轮资金将用于门店拓展、数字化基础建设及品牌建设等领域。
在获得融资后,Tims咖啡中国同步宣布计划在2021年新增200家以上咖啡门店,包括标准店、Tims Go和主题店等多种门店形态。
Tims中国首席执行官卢永臣表示,自身关键比较优势是数字化。数据显示,Tims咖啡微信小程序平台迄今积累近300万名会员,80%以上销售来自会员,线上线下占比接近5:5。这与来自腾讯的加持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相关数据显示,Tims中国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重庆、南京等14个城市开出235家门店。其中,入驻综合性购物中心占比达32%,办公场所占比达40.5%。
同时,针对公司经营状态,笛卡尔资本集团执行合伙人兼Tims中国尤彼德(Peter Yu)表示,Tims中国实现了超过40%的同店销售额增长。在门店层面,过去15个月每个月的EBITDA都是正数。
针对此后公司规划,尤彼德直言,Tims中国要在全中国建立“首屈一指”的咖啡店和烘焙店,在2026年前建立一个由 2750多家门店组成的盈利的连锁网络。同时,公司计划到2026年,销售增长到超过70亿元人民币,并利用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在同年将利润率扩大到 19%以上。卢永臣则言,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华门店将达到400家,或每36小时开一家。
上市背后的争议
需要看到的,Tims中国在走向上市道路上的选择略有几分不寻常。
负责运营Tims中国的合资公司即将通过与空白支票公司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的合并而上市。据小食代报道,彭博指出,Silver Crest Acquisition Corp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由专注于大中华区的私募股权公司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提供支持。今年1月,该公司在IPO中募资3.45亿美元,并表示正寻找高增长的消费和消费技术领域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种模式符合美证监会规定的最低公开上市标准要求,与直接到海外上市相比,不仅节省时间,费用也相对低很多,流程更为简单。截至2020年,一共有248家SPAC上市,总共筹资约830亿美元。足以说明该模式正在成为较为主流的上市方式。
对于SPAC来说,其主要的业务在于寻找一家有着高成长发展前景的非上市公司,与其合并。按照这个逻辑,Tims中国基本符合上述标准。
上市的优势不言而喻:可以有更大的优势来吸引资本加注,用于自身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张。但这同时意味着,Tims中国此后将接受来自更为广泛及严格的监督。Tims中国目前主要运营主体仍在中国,选择赴美上市,一定程度上为其增加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及潜在风险。资本市场的潮起潮落,迅猛而快速。Tims中国选择此时考虑上市,是否操之过急,尚存有争议。
Tims中国的压力
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到2025年,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万亿。英敏特2019年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现制咖啡市场销售额预计达到426亿元人民币,未来5年,该市场容量将以1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市场火爆的另一面,永远是迎风而动的资本。数据显示,仅从今年来看,Manner咖啡就获得三轮融资,包括一轮交易金额为数亿美元;M stand获两轮总金额超6亿元人民币的投融资;Seesaw7月宣布获得过亿人民币融资,且为喜茶的首轮公开投资。
总体来看,目前的中国咖啡市场可分为两大类参与者,一是本身就深耕于咖啡赛道,包括星巴克、瑞幸、Tims中国、Manner等;二是一众跨界玩家。
前者可再细分出几大品类——全球门店数量为33295家,中国的门店数量为5135家的“老大哥”星巴克,2021年第三财季“战绩”如下:营收净营收74.97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2.7亿美元,同比增长77.6%;在全球范围内,第三财季同店销售额激增了73%,中国同店销售增长19%。未来,星巴克将以下沉市场及数据化作为自身两大目标。
第二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是不愁话题度的瑞幸,8月5日,有媒体报道其已经开始盈利。往前追溯,4月期间拿到的数亿美元投资或正是“过冬粮”。瑞幸的高性价比、特有新品及独特营销手段、会员经营等成为其吸引受众的最大卖点。
Manner coffee、M Stand、三顿半、永璞、鹰集咖啡、algebraist代数学家咖啡等品牌可暂时划分在同一阵营,即精品咖啡之内,尽管其内在绝对存在不同。这类“小而美”的咖啡,似乎更能挑逗资本神经,前景同样可观。
跨界玩家以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为代表,其本身就具有与咖啡这一品类天然契合的场景。麦当劳旗下麦咖啡早已立下2023开设4000家门店的目标。
回到Tims中国,有网友戏称其“规模比不上星巴克,性价比比不上瑞幸,品质又不敌Manner”。但反过来想想,何必一定要用短处去碰优势呢?目前的Tims中国,在售卖策略上主打“烘焙加咖啡”组合拳;在售价上以15-30元为主,虽不是高性价比,但尚可与星巴克相较量;而在用户经营上,数字化建设几乎已经成为其最突出亮点。
中国咖啡市场的故事,跨越线上线下,融资攀比,扩张加速,最终谁能率先跑出属于自己的方向,尚是未知数。“围剿”星巴克的口号喊了许久,不知哪个品牌能撼动“老大哥”的宝座。